他从江苏农村走出,手握11项专利,创下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210/5218115.html

脚踏实地,精益求精,他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迎难而上,开拓创新,他是一座座精品工程的建设者。从业以来,他先后创下了众多“世界之最”,让中国工程走向世界。他就是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届校友、现任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仁贵。

王仁贵,正高级工程师,年毕业于东大交通学院道路工程专业,现任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年任交通学院桥梁工程系兼职教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十佳全国公路优秀科技工作者、茅以升科学技术奖——桥梁青年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先后获全国优秀设计金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多个奖项。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

年,王仁贵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市一个农民家庭。贫寒的家境没有给他带来丰富的物质,但是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公规院,从济青高速公路的实习生干起,随后一直从事特大桥的勘察设计工作。初生牛犊不怕虎,王仁贵认真钻研计算机技术,使上世纪80年代末在公规院首次实现了桥梁结构设计全部采用计算机绘图。

年,王仁贵参加了我国首座主跨超千米的特大桥——江阴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作为锚碇设计负责人,在没有实例借鉴的情况下,王仁贵针对北锚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软土地基的情况,提出采用长69米、宽51米、深58米的超大规模整体沉井作为锚碇基础,其沉井规模位居当时世界第一,也成功开启了在软土地基上建设特大悬索桥锚碇的先河,攻克了多项沉井设计及施工技术难题。

年,时任公规院桥梁室副主任的王仁贵挑起大梁,担任杭州湾跨海大桥总设计师。总长36公里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当时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其中的艰难和压力不言而喻。

针对工程规模大、水文气象条件复杂、地质条件差等工程难点,王仁贵提出了“大桥总体设计与桥梁景观和后期运营、管理、养护相结合”“桥型方案设计与建设环境和施工工艺相结合”等全新设计理念,实现了波浪力的计算模式推导、强潮海域往复流下的桥墩局部冲刷计算等重大技术突破,为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顺利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多年来,王仁贵始终带着这股勇于挑战的拼劲投入大桥事业。回望曾参加主持的四五十个项目,最令他难忘的还是浙江嘉绍大桥。年7月建成通车的嘉绍大桥总长超过10公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多塔斜拉桥,也是王仁贵主持设计的第二座特大桥。

为攻克难关,他经过反复观测、思考,将主桥设计成六塔独柱四索面分体钢箱梁斜拉桥,水中区引桥设计成单桩独柱70米预制节段拼装连续刚构桥。这一设计不仅达到了水利防洪对钱塘江涌潮提出的大桥阻水率小于5%的严格要求,还大大降低了工程风险,提高了桥梁的美学价值,真正做到了“一举多得”。最终,嘉绍大桥因卓越新颖的独特设计,荣获全球道路联合会优秀工程结构设计奖、国际桥梁大会古斯塔夫奖等国际大奖,为我国桥梁建设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年,王仁贵开始参与主持设计世界最大跨径的张皋长江大桥,该桥将成为连接江苏省张家港市和如皋市的重要通道。王仁贵带领设计组常年驻扎在项目一线,经过严谨细致的线位比选、桥隧比选,最终,他在跨江段选用了主跨米的南航道桥和主跨米的北航道桥,两座大跨径桥梁方案跨越长江,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工程”。

一座座大桥背后,是他为国建设的初心与使命。接下来,王仁贵将继续带着对大桥建设的热爱,以梦为马,蓄力引航,带领团队继续书写祖国建桥事业的下一个辉煌。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yixiexie.net/zzbx/97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