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人ICU镇痛和镇静治疗指南

一、概述

问题1:镇痛和镇静是否应作为ICU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荐意见1:推荐镇痛、镇静作为ICU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BPS)。

本指南中,镇痛镇静治疗特指应用药物手段减轻/解除患者的疼痛、焦虑及躁动。

问题2:需要尽可能祛除ICU中导致疼痛、焦虑和躁动的诱因吗?

推荐意见2:需尽可能祛除ICU中导致疼痛、焦虑和躁动的诱因(BPS)。

推荐意见3:推荐在ICU通过改善患者环境、降低噪音、集中进行护理及医疗干预、减少夜间声光刺激等策略,促进睡眠,保护患者睡眠周期(强推荐,中级证据质量)。

推荐意见4:建议在可能导致疼痛的操作前,预先使用止痛药或非药物干预,以减轻疼痛(弱推荐,中级证据质量)。

问题3:实施镇痛镇静治疗是否应该常规评估患者的器官功能状态和器官储备能力?

推荐意见5:推荐实施镇痛镇静治疗前后应该常规评估患者的器官功能状态和器官储备能力(BPS)。

二、疼痛的评估、治疗与监测

问题4:ICU患者是否应常规进行疼痛评估?

推荐意见6:推荐ICU患者应常规进行疼痛评估(强推荐,中级证据质量)。

问题5:关于疼痛评估的方法应如何选择?

推荐意见7:建议对于能自主表达的患者应用NRS评分,对于不能表达但具有躯体运动功能、行为可以观察的患者应用CPOT或BPS评分量表(弱推荐,中级证据质量)。、

以下是常用的3种疼痛评估工具的详细介绍:

1.NRS:

NRS是一个0~10的点状标尺,0代表不痛,10代表剧痛难忍,由患者从上面选一个数字描述疼痛(图1)。其在评价老年患者急、慢性疼痛的有效性及可靠性上已获得证实。

▲图1数字疼痛评分尺

2.BPS:

即从面部表情、上肢活动、及机械通气顺应性3个疼痛相关行为指标方面进行评估(表4),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时,每个条目根据患者的反应情况分别赋予1~4分,将3个条目的得分相加,总分为3~12分,总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高,一般使用BPS完成对患者的疼痛评估需要2~5min。但这一评分量表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没有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中无法使用,所以Chanques等对该量表进行了改良,将原量表中"通气依从性"这个条目更换为"发声",另外两个条目保留不变,发展为BPS-NI,每个条目同样根据患者的反应情况分别赋予1~4分,将3个条目的得分相加,总分为3~12分,总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高。

表4行为疼痛量表(BPS)

项目

1分

2分

3分

4分

面部表情

放松

部分紧张

完全紧张

扭曲

上肢运动

无活动

部分弯曲

手指、上肢完全弯曲

完全回缩

通气依从性(插管)

完全能耐受

呛咳,大部分时间能耐受

对抗呼吸机

不能控制通气

发声(非插管)

无疼痛相关发声

呻吟≤3次/min且每次持续时间≤3s

呻吟3次/min或每次持续时间3s

咆哮或使用"哦"、"哎呦"等言语抱怨,或摒住呼吸

3.CPOT:

该量表包括面部表情、动作、肌张力、发声/对机械通气的依从性等4个疼痛行为,每个条目0~2分,总分0~8分。其中0代表不痛,8代表最痛(表5),是一种特别为无法交流的ICU患者开发的疼痛行为客观量表。

表5重症监护疼痛观察量表(CPOT)

指标

描述

评分

未观察到肌肉紧张

自然、放松

0

表现出皱眉、眉毛放低、眼眶紧绷和提肌收缩

紧张

1

面部表情

以上所有的面部变化加上眼睑轻度闭合

扮怪相

2

体动

不动(并不代表不存在疼痛)

无体动

0

缓慢、谨慎的运动,触碰或抚摸疼痛部位,通过运动寻求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yixiexie.net/yczz/8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