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新生儿窒息病例分析

1.窒息

新生儿窒息(asphyxia)是指由于分娩过程中的各种原因使新生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呼吸,引起缺氧、酸中毒,严重时可导致全身多脏器损害的一种病理生理状况,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正确复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和伤残率的主要手段。

窒息的发生和发展是一连续的进行性的病理生理过程,初期机体对缺氧处于生理性的应激代偿阶段,失代偿早期出现器官功能失常,晚期可致器官的器质性损伤和严重的功能障碍。

·不正常胎心率图形。

·羊水胎粪污染。

·胎儿分娩成功后,其面部以及全身呈现出青紫或苍白颜色,口唇则呈现出暗紫。

·呼吸浅表,还可能为无规律呼吸、仅有喘息样微弱呼吸或无呼吸。

·新生儿心动过缓或无心跳,血压降低。

·遇到外界刺激时,可能能够出现应激反应,肌肉张力情况较好,也可能无应激反应,且肌肉张力松弛。

·喉反射存在或消失。

·低Apgar评分。

·早期抽搐。

·肌张力缺乏、活动和反射下降。

·大脑兴奋体征。

2.窒息的诊断

窒息的本质是损伤性的低氧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因此,在观察新生儿是否为窒息时,需要建立在多个客观指标的基础之上,以此来使诊断结果足够精准,可以从判断新生儿是否患有损伤性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入手,脐动脉血气分析的结果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新生儿是否有代谢性酸中毒现象。可以进一步参考年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新生儿复苏学组推出的“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新生儿复苏学组组织相关专家讨论,提出关于结合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pH诊断新生儿窒息的具体方案如下:

(1)新生儿生后仍做Apgar评分,在二级医院生后即刻应做脐动脉血气分析,Apgar评分要结合血气结果做出窒息的诊断。①轻度窒息:Apgar评分1分钟≤7分,或5分钟≤7分,伴脐动脉血pH<7.2;②重度窒息:Apgar评分1分钟≤3分或5分钟≤5分,伴脐动脉血pH<7.0。

(2)未取得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Apgar评分异常,可称之为“低Apgar评分”。考虑到目前国际、国内的疾病诊断编码的现状,对于“低Apgar评分”的病例,Apgar评分≤3分列入严重新生儿窒息(severe,ICD-9code.5/ICD10code21.0);Apgar评分≤7分列入轻或中度新生儿窒息(mildormoderate,ICD-9code.6/ICD10code21.1)的诊断。需要说明的是,本共识推荐的新生儿窒息诊断方案为双轨制,“低Apgar评分”并未取得相关的国内外编码。因此,建议在具体实行过程中,具体病例的诊断包括病历封面仍应该采用轻或中度窒息、重度窒息,以避免病例诊断和统计的困难。“低Apgar评分”在做临床流行病学和比较研究时可以应用,以方便国际交流和科研论文发表。

(3)应重视围产期缺氧病史,尤其强调胎儿窘迫及胎心率异常,医院常规定时做胎心监护,呈现不同程度胎心减慢、可变减速、晚期减速、胎心变异消失等,可作为新生儿窒息的辅助诊断标准,尤其是对于没有条件做脐动脉血气的单位,可作为诊断的辅助条件。

临床调查研究发现,新生儿在出生时存在窒息现象,对新生儿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新生儿不一定出现不可逆的脏器损伤。但统计发现新生儿窒息引发的死亡中,多数是因窒息引起的各种严重并发症所致。所以,在新生儿经过有效复苏后,需要进一步对新生儿的脏器损伤程度进行检查评估。

图7-12A入室胎心监护未见异常

图7-12C1小时候后反复性晚期减速,人工破膜,羊水Ⅱ度,因宫口仅开大1+cm,行急诊剖宫产术,4:10娩出,羊水Ⅲ度,Apgar评分1分钟7分(反射、呼吸、肌张力各扣1分),予正压通气,5分钟9分(肌张力扣1分),10分钟10分。体重3.63kg,脐动脉血气pH6.,碱剩余-14mmol/L,拟“羊水Ⅲ度、新生儿酸中毒”转新生儿科治疗。新生儿血气示pH7.,碱剩余-13mmol/L。头颅彩超:双侧侧脑室扩大,双侧侧脑室旁白质片状轻度回声增强。予护脑对症治疗,查头颅MRI提示:脑白质T2WI信号增高,余脑内未见异常。出院诊断:①新生儿窒息(轻度);②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③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④代谢性酸中毒。

以上内容节选自:新书——《手把手图解电子胎心监护》,现已隆重上市!

1.国内唯一一本电子胎心监护图谱。

2.本书以实用为宗旨,将更多注入临床病例,结合产前、产时常见的生理性和病理性图形、临床处理方案和新生儿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

3.总结了近20年的精彩典型病例,凝集了临床一线工作者最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4.直击临床难点、热点,如II类图形的解读与临床处理,降低过度干预,准确识别胎儿窘迫。

5.书中配以数百幅真实电子胎心监护图片,利用视觉优势,增加读者对各种胎儿监护技术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专家手把手教你学看图。

6.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篇幅精练、实用性强,为产科医护人员提供高质量的临床参考依据。

本书已经正式上线,需要的各位亲扫描上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yixiexie.net/jbgs/87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