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
女同事突然胸闷、喘不过气
你是否会觉得她中暑了?
还巴不得赶紧让她吸氧?
近日,厦门接收了几例此类病例
且大多是年轻女性
她们不是中暑
而是呼吸性碱中毒
更神奇的是
这种病急救的方法不是吸氧
而是吸入二氧化碳!
吸氧不但不能救命
还可能会要命!
且听医生来解释~
本期专家
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吕智
厦门医疗急救中心主治医生陈志科
医院胸痛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王斌
案例
胸闷、喘粗气、四肢麻木
医生判断是呼吸性碱中毒
刘小姐是个白领,前不久天气炎热,她匆匆走进公司会议室准备开会时,觉得有些燥热。刚坐下没多久,突然觉得胸闷,喘不过气。
看见刘小姐脸色不好,还不停地喘粗气,同事以为她是中暑了,赶紧扶她坐到沙发上。但她喘得更厉害,还出现了四肢麻木、两手僵硬的症状。
同事们有些不知所措,有人说是中暑,建议医院,也有人反对,认为不排除是心血管疾病,不应该乱移动病人。最后,大家决定向求助。
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判断是呼吸性碱中毒症状,一边安慰刘小姐,一边让她减慢呼吸节奏。过了一会儿,刘小姐的症状慢慢缓解,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
病因
多发于年轻女性
较大的情绪波动为主要诱因
医护人员说,上周也接到了一个类似的患者,她是在家中发病的,把她的丈夫吓坏了。
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吕智说,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手足抽搐的现象。
厦门医疗急救中心主治医生陈志科说,因过度换气出现呼吸性碱中毒在急救中还是比较常见的,病人不停地喘气,血液中二氧化碳被过度呼出,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导致呼吸性碱中毒。
发病原因
呼吸性碱中毒多发于年轻女性,较大的情绪波动为主要诱因,比如紧张、生气、吵架等。
代谢性过程异常、乏氧性缺氧、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水杨酸中毒、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人工呼吸过度、肝硬化、代谢性酸中毒、妊娠也有可能导致呼吸性碱中毒。
发病症状
病人往往会不停喘气,随后出现手足麻木的情况,四肢末端僵硬、麻木。
呼吸性碱中毒容易反复发作。
▲呼吸性碱中毒发生6小时以内者,称为急性呼吸性碱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发生6-18小时后,肾脏已显出代偿功能时,称为持续性呼吸性碱中毒,或称为慢性呼吸性碱中毒。
应对
引导患者放慢呼吸节奏用纸袋罩在口鼻处
陈志科说,出现上述症状,无心肺疾病病史的年轻病人往往不用太担心。
这时候,身旁的人需要安抚患者不要紧张,引导她调整自己的呼吸节奏,放慢呼吸。
呼吸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可以用纸袋或者报纸做一个罩子罩在口鼻处(不能将口鼻封死,否则容易窒息),让呼出来的二氧化碳再吸回去,这样可以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可以缓解口周麻木、四肢麻木的情况,一般二十分钟左右,症状就能缓解。如果症状仍未缓解,可拨打。
为什么不吸氧要吸二氧化碳?
一提及二氧化碳,很多人都觉得是代谢废物。“人体还会缺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还能吸入体内?”有些呼吸性碱中毒的患者恢复正常后这样问医生。
吕智解释,二氧化碳虽然不参与体内生理过程,但是却在调整呼吸快慢深浅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体内二氧化碳偏低,身体也会出现异常的。
“这时候千万不能再给病人输氧了。”吕智提醒。
除了呼吸性碱中毒,还有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的危害一般是头晕、四肢发麻等。
临床上还有呼吸性酸中毒,多由疾病导致。如哮喘严重发作时,由于气道狭窄和阻塞,造成吸入气体分布不匀而引起缺氧,而肺泡内的二氧化碳不能充分呼出,导致严重的呼吸性酸中毒,缺氧昏迷,其他脏器(如肾、肝)也可招致损害,如抢救不及时甚至有致命危险。
提醒
胸闷胸痛,要当心心血管疾病
不过医生提醒,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如果发生胸闷胸痛的症状,还是应优先考虑心血管疾病,以免延误治疗。
心绞痛、心梗、主动脉夹层、动脉栓塞、严重的气胸等疾病也很可能引起胸闷、胸痛。
近年来,这类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但还是多见于60岁以上的男性人群,尤其是长期抽烟、“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有冠心病家族史等高危人群。
心绞痛≠胸口痛
“医生,我心绞痛。”
“你确定是心绞痛吗?
”“我胸口痛。”
这样的对话经常在诊室听到……
厦门医院胸痛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王斌说,许多人将胸口痛等同于心绞痛,其实绝大部分胸口痛都并非心绞痛。
心绞痛往往出现在胸骨中下段,病人会感到压炸性的疼痛,一般持续3至5分钟,部分患者出现左侧上肢、颈部疼痛,喘不上气等症状。
有些人休息一会儿或是使用药物后就能缓解,当心绞痛持续超过半小时以上不能缓解,很可能就会出现心肌梗死。
厦门晚报记者匡惟
责任编辑:施璐玮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