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图表绝大部分都是彩色插图,合适的配色,就好比好马配好鞍,好船配好帆,有效区分凸出框架的关键数据和逻辑关系,能够将要表达的信息清晰地传递给审稿人和读者,让人乍一看,高端大气上档次;细一品,低调充实有内涵。
有人觉得图表配色能看就行,其实不然,纵观CNS的论文图表配色,都是极其赏心悦目的。
Hernandez-Lopez,RogelioA.,etal."Tcellcircuitsthatsenseantigendensitywithanultrasensitivethreshold."Science.():-.
接下来教你如何进行高级配色,全是干货,注意收藏!
1、根据不同的图形选择不同的饱和度的颜色(1)数据图:
数据整体构成简单,选择低饱和度的颜色,形成本身颜色对比可达到数据区分的目;
(2)非数据图:
采用饱和度高的颜色,例如亮红、亮黄等进行强调。
2、多组数据的颜色搭配(1)两组数据-主次对比,可以选择黑-红/蓝/绿搭配;
(2)两组数据-同级对比,可以选择红-蓝,还有互补色对比、深浅对比、饱和度对比和协同对比等;
(3)三组数据-主次对比,可以选择黑/灰-红-蓝的搭配,其中黑色/灰色一般用来表示次要信息;
(4)三条数据以上对比,可以选择纯色渐变色、彩虹色或部分色域的渐变。
3.学会获取材文献或网页的配色平时阅读文献或浏览网站时,学会保存好看的配色图;
后期使用时,先将保存好的图片复制到PPT中,插入一个矩形,在“形状“菜单下,点击“形状填充”,选择“取色器”工具,将取色器放在要获取颜色上,就可读取对应颜色的RGB值;
在使用其他软件作图时,打开颜色配置,在RGB栏中分别填写对应的数值,就可以准确获取相同颜色;
读取图片中每部分颜色的RGB值,就可以将好看的配色引入自己图表中。
如果认为配色技巧中提供的色彩太过单一或不能代表论文的风格与情感,需要借助科研配色神器或科研配色网站,用来提高模型图或数据图的可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