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试卷
姓名:学号:专业:层次:
一、填空:(共20分,每空1分)
(一)平面连杆机构是由若干构件用1(低、高副)连接成的2机构。
(二)凸轮机构按从动件的型式可划分为三种,即3、4、5。
(三)两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6、7,连续传动的条件是8。
(四)一对斜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除(6)、(7)外,还须满足9。
(五)轮系按照各齿轮的几何轴线是否固定分为10、11。
(六)普通平键属于标准件,用于轴毂连接,选用时其截面尺寸根据12选取;其长度根据13选取。
(七)轴按照其承受的载荷不同分为3种,只受弯矩作用的(如自行车前轮轴)叫14,只受扭矩作用的叫15,同时受上述两种作用的叫16。
(八)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常见的失效形式是17,强度计算时应按18设计,按19校核,同时为使两齿轮寿命匹配,小齿轮的齿面硬度应稍20(高于、低于)大齿轮。
二、分析判断:(各题图见2-1图~2-5图,共10分,每小题2分)
(一)蜗杆传动,已知蜗杆和蜗轮的转向,标出旋向。
(二)从动斜齿轮2与蜗杆3共用一轴,为使该轴两端的支承轴承所受轴向力最小,请判断1、2两斜齿轮的旋向。
(三)带传动,小带轮主动,请标出带外表面拉应力最大的点P的位置。
(四)标出图3.3凸轮机构当前位置的压力角。
(五)标出图3.4偏置式曲柄滑块机构的极位夹角θ。
三、勘误:(共10分)
从轴的结构合理性考虑,指出图中存在的错误(不考虑轴承润滑及圆角过渡)。
四、计算:(共60分)
(一)如3-1图运动机构,原动件为主动齿轮A,从动齿轮与凸轮固连在一起。
要求:1、用绘图工具把原图改画成可用于机构自由度计算的等效简图(去
掉虚约束,固化局部自由度构件)
2、针对等效简图指出各运动副的类型及数目
3、求机构自由度并判断本机构是否有确定的运动(10分)
(二)已知:铰链四杆机构ABCD为曲柄摇杆机构,机架AD长L4=,连架杆AB长L1=40,连杆BC长L2=75。求另一连架杆CD的长L3。(10分)
(二)已知:铰链四杆机构ABCD为曲柄摇杆机构,机架AD长L4=,连架杆AB长L1=40,连杆BC长L2=75。求另一连架杆CD的长L3。(10分)
(三)如2-2图轮系,Z1=15,Z2=25,Z2)=20,Z3=60,n1 =r/min,n3=50r/min。求齿轮1、3转向相反时,构件H的转速nH。(15分)
(四)2-3图所示为一对AC轴承支承的轴系,轴承正装,已知两个轴承的径向载荷分别为Fr1=0N,Fr2=N,轴上作用的轴向外加载荷FA=0N,轴的转速n=r/min预期寿命为小时。问轴承能否满足要求。(25分)
注:轴承基本额定动载荷C=0N,内部轴向力的计算式Fs=eFr,e=0.68,
当Fa/Fr≤e,X=1,Y=0;当Fa/Fr>e时,X=0.41,Y=0.87
寿命公式:L10h=(/60n)(C/P)3
提示:1、求内部轴向力,判断松紧端;
2、分别求两轴承轴向载荷;
3、分别求两轴承当量动载荷;
4、取当量动载荷中的较大值计算寿命并与预期寿命比较。
(答案及评分标准)
考核科目机械设计基础考核方式闭卷卷别A
一、填空:(共20分,每空1分)
1:(低副),2:(平面机构)。
3、4、5:(尖顶从动件凸轮机构)、(辊子从动件凸轮机构)、(平底从动件凸轮机构)
6、7:(两齿轮模数相等)、(两齿轮压力角相等);8:(重合度不小于1)
9:(螺旋角相等)
10、11:(定轴轮系)、(周转轮系)
12:(轴径);13:(毂长)
14:(心轴);15:(传动轴);16:(转轴)
17:(齿面点蚀);18:(接触疲劳强度);19:(轮齿弯曲疲劳强度);20:(高于)
三、勘误:(共10分)
用于轴承2内圈定位的轴环直径过大
与齿轮配合的轴段过长
两键槽宽度不一致
与半联轴器配合的轴段过长
与轴承1配合的轴段过长
四、计算:(共60分)
(一)解:1、用绘图工具把原图改画成可用于机构自由度计算的等效简图
(4分)
2、针对等效简图指出各运动副的类型及数目(3分)
低副:转动副7;移动副2
高副:凸轮副1;齿轮副1
3、求机构自由度并判断本机构是否有确定的运动(3分)
F=3n-2PL-PH=3*7–2*9–2=1
由于自由度数与原动件数相同,故该装置有确定的运动
(二)解:1、设CD最短,则有
L4+L3≤L2+L1
0≤L3≤40
解得0≤L3≤15(3分)
2、设CD中间长,则有
L4+L1≤L2+L3
40≤L3≤
解得65≤L3≤(3分)
3、设CD最长,则有
L3+L1≤L2+L4
≤L3≤L1+L2+L4
解得≤L3≤(3分)
结论:CD杆长L3=[0,40]∪[,](1分)
(三)解:1、列出各件的实际转速(3分)
n1 =n3=-50n2nH
2、列出各件相对于H的转速(3分)
n1H=n1-nHn2H=n2-nH
n3H=n3-nHnHH=nH-nH
3、求从1到3相对于H的传动比(6分)
i13H=n1H/n3H
=(-nH)/(-50-nH)
=-(Z2Z3)/(Z1Z2))
=-5
4、解得
nH=-25/3(r/min)(H与齿轮3转向相同)(3分)
(四)解:1、求内部轴向力,判断松紧端(5分)
由内部轴向力Fs=eFr,e=0.68知
Fs1=N,Fs2=N(方向相对)
因为Fs1+FA≤Fs2
所以左为紧端,右为松端
2、分别求两轴承轴向载荷(5分)
Fa1=Fs1-FA=N
Fa2=Fs2=N
3、分别求两轴承当量动载荷(5分)
(1)左端
∵Fa1/Fr1=0.86≥e
∴X=0.41,Y=0.87
P1=XFr1+YFa1=N
(2)右端:
∵Fa1/Fr1=0.86≤e
∴X=1,Y=0
P2=XFr2+YFa2=N
4、取当量动载荷中的较大值计算寿命并与预期寿命比较(5分)
取P={P1,P2}max=P2=N
由L10h=(/60n)(C/P)3
知:
L10h=(/60*)(0/)3=(h)
结论:因为L10h〉h,所以,轴承满足要求(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