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医学影像服务中心拥有例病例+征象+讲座
作者:肖大夫(授权发送)
来源:肖大夫的笔记本
一、床旁胸片与立位胸片的区别:
●仰卧位胸片正常心胸比可增至0.56,上纵隔增宽可达10%-40%
●常在呼气相拍片,导致肺容积减少,肺纹理相对增多,影响对肺野病变的判断
●少量气胸或胸腔积液可能难以显示
●较多胸腔积液不表现为肋膈角变钝,而是一侧肺透光度减低
二、床旁胸片的意义:
●判断管路位置是否正确
1.气管内导管
声门一般位于C4-C5,隆突位于T5-T6,气管导管尖端应在二者中点处(患者颈部位于正中位时,管尖应在隆突上4-6cm;
颈部屈曲时管尖下移,反之则上移(移动距离可达1-2cm)。
2.中心静脉导管
管尖应在上腔静脉入右心房处,即2-3前肋之间。右主支气管是上腔静脉和右心房的分界线;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管尖应在上腔静脉下端;
置管后新出的胸腔积液,应考虑血胸或导管液体外渗。
3.鼻胃(肠)管
确定鼻胃(肠)管位置:是否误入气道;
管尖应进入胃内至少10cm置管前先在体表估测长度;
胃管跨过膈肌进入胃内的位置应在中线附近,否则应怀疑胃管误入肺内;
胃管误入气管可能致命,但少数患者反应可能并不明显(尤其是老年患者,神经系统疾病或接受镇静治疗的患者);
注意胃管有无在口咽部弯曲打折。
4.胸腔引流管
判断引流管位置是否正确;
引流管尖端位置,是否堵塞;
拔管时常规拍片。
●了解危重病人常见胸部病变
气胸:
立位胸片上一条清晰的脏层胸膜边界与胸壁分离,其间是无肺纹理的放射透亮区;
仰卧位胸片气胸表现与立位不同。气体易聚集在胸腔的前下方(前肋膈沟)而不是肺尖,表现为心包周围脂肪清晰可见;
肥胖患者后背皮肤皱褶可能被误认为气胸,拍片时应注意;
若临床疑有气胸但第一张胸片未能显示,可拍呼气相胸片,此时肺容积减少,以显示气胸。
●评价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但胸片正常——
代谢性疾病:贫血、全身性感染、代谢性酸中毒
肺栓塞/肺动脉高压
早期病变:ARDS/肺袍子菌肺炎(PCP)
特殊人群肺炎:免疫抑制、粒细胞缺乏
气道病变:上气道梗阻,哮喘,细支气管炎等
神经肌肉病变:双侧膈肌麻痹、格林巴利综合征
焦虑(排除性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