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肠道菌群的代谢性疾病防治新策略
王斯南曹海龙鄢芳王邦茂(医院)
中华内科杂志,,54(05):-.DOI:10./cma.j.issn.-..05.
以下内容和版式版权归属中华医学会,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代谢性疾病是与人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的一组疾病,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肠道菌群发生改变,随之带来的细菌易位、内毒素血症及全身性低度炎症等都促进了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这也使得饮食调节、摄入益生菌和益生元及粪微生态移植(FMT)等基于调节肠道菌群以改善代谢状况的方法成为防治该类疾病的一种新思路,现将对此领域作一综述。
一、肠道菌群概述从出生开始,人类肠道即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定植,最终肠道内的微生物数量稳定在约,是人体细胞数目的10倍。肠道中的微生物主要包括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以及变形菌门,它们对宿主的生理机能产生广泛的影响,包括调控能量稳态、免疫系统、维生素合成及消化吸收等多个方面。正常情况下,人体与微生物保持一种互利共生的状态,而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肠道菌群发生改变,则会引发多种疾病。其中,肠道菌群在代谢性疾病中发挥的作用日趋成为人们探索的热点,而饮食调节、摄入益生菌、益生元及FMT等作为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及数量的方法,在代谢性疾病的治疗中也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二、肠道菌群与肥胖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日益西化,肥胖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可以影响宿主代谢,并在肥胖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1]。从微生物肠道宏基因组角度的研究发现,肥胖和纤瘦人群肠道细菌菌属存在明显差异,肥胖人群菌群更容易出现"低基因数",与之相关的生化指标的改变如血清瘦素增加、脂联素减少、胰岛素抵抗性和高胰岛素血症发生情况降低、TG和游离脂肪酸水平增加、HDL-C水平下降、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增加、白细胞计数增加等使这些个体在糖尿病前期、2型糖尿病以及缺血性心脏病方面的风险加大[2]。此外,在肥胖诱发肿瘤形成机制的研究中,肠道菌群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专业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专业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