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上万的打工人都在用绘图,让工作更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

今天介绍的这本书叫做《一页纸工作整理术》,作者是丹·罗姆。

创办DigitalRoam公司,为高科技行业、政府机构、金融行业等行业提供视觉化思考培训,解决各种商务问题。他培训的公司包括Google、eBay、沃尔玛、微软、辉瑞制药等全球强企业。

在追求效率至上的职场工作中,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是每个职场工作者都应具备的能力。当前就业形势愈发严峻,每个人都身处“不想内卷又不得不卷”的洪流下,学会一项实用技能是很有必要的。

这本《一页纸工作整理术》,是丹·罗姆依据自身多年视觉化思考培训的经验总结,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大家学会怎样用绘图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更简单直接地展示给他人,以取得最佳效果。

身为打工人的你,经常会遇见上级交代你某项复杂的工作,让你焦头烂额无从下手。就像毛线团找不到头,思绪混乱。所有的信息都混杂在你脑子里,不知道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什么应该保留,什么应该放弃;什么该重点阐述,什么该简单带过……

如果你时常遇见类似的情况,那你就是这本书最适合的人群。作者通过绘图和举例,教你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你可能会担心,自己不会画画怎么办?又或者,书中介绍的方法不适用于所有问题,那岂不是没必要学?

别担心。作者知道你的困惑所在,因此在书籍一开始就做了介绍。

只要你能清楚表达的问题,就能够适用本书的方法。

不会画画也没关系,用简单的方块圆圈、火柴人等代替即可,这不是美术课。

任何人都可以适用,因为每个人生来就是视觉动物。

那么接下来,跟随本书作者的指导,我们来学习如何变得更具有洞察力。

本书的思维导图如下:

《一页纸工作整理术》思维导图

一、看

丹·罗姆认为,人脑中三分之一的神经元是用来处理视觉信息的,因此调动视觉来处理信息是最佳的方式。

与此同时,世界上每天都有无数的信息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各种渠道迅速传播,纯粹“语言”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因此采用图片或者图文结合的方式最为有效。

能看清问题,说明问题所在的人,最有可能解决问题。

那么,如何去看?一共有五个步骤:

第一,尽可能搜集更多的数据;

第二,尽可能展示所有数据;

第三,建立相应的坐标系;

第四,将数据“画”出来;

第五,得出结论。

按照这五个步骤,我们可以清晰地将每个问题拆分,同时依据足够的数据和信息来支撑自己做进一步的数据加工。用最简单的二维直角坐标,将有关联的数据表现出来,就可以看到数据之间的关联性。

作者在此处列举了沃尔玛在全球范围内的碳排放总量数据,并指导读者进行绘制,借此帮助人们理解业务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之间的关系。

图片来源自书籍插图图片来源自书籍插图

第一步——看,更准确地来说是“全面地看”,这样才能为后续的观察和绘图做好准备。

二、观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

通过第一步的“看”,我们将众多信息整理并归纳好,接下来就是去观察不同信息之间的关联。

例如在前文沃尔玛的数据中,我们观察到其业务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性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这对公司未来的战略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介绍了更好观察事物的方法——5W1H,展开来讲就是谁/什么,有多少,在哪里,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怎么样。

谁/什么——通过眼睛看到的人或事物,在大脑中找出已有的信息进行对比,快速识别和辨认事物

有多少——处理与数量有关的信息,而不是考虑其定位

在哪里——识别我们看到的事物,以及与我们自身的关系

什么时候——通过观察数量、位置、性质等变化,我们才能观察到“时间”

为什么——对数量、位置、性质等变化有所了解之后,我们就可以将信息汇总起来,了解事件背后如何运作

怎么样——结合以上所观察到的信息,觉察到事物的起因和结果

图片来源自书籍插图

三、想象

亚里士多德认为,想象是可以随心所欲的。

确实如此,想象力承载了思想的边界,想象力越丰富就越能体会到世界的意趣所在。

但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漫无目的的想象却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只有依据问题本身有限制的发散想象,才能够最有效的提出解决方案。

如何正确地想象?——SQVID法,即简单(Simple)、定性(Quality)、想法(Vision)、个体(Individual)和变化(Delta)。

从S、Q、V、I、D五个维度出发,还有相应的五个相应的“进阶维度”。

以“如何打开一瓶红酒”作为例子,如图所示。

图片来源自书籍插图

SQVID能够帮助我们从多维度去思考问题,自然也能帮助我们更好解决问题。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使用SQVID方法去思考如何让公司的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如何让公司的宣传更具有吸引力,如何让公司具有更好的盈利能力……

可以说,SQVID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可视化思考方式。

四、展示

进入到最后阶段——展示,在职场生活中“展示”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一次好的展示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易理解”。

我们以往有很多软件可以实现这个功能,例如EXCEL制图。输入数据,选择想要绘制的图表类型,就可以一键生成几乎完美的图表。

但作者认为,不完美的手绘图更适合展示,因为“不完美”才能启发思考,鼓励人们积极发表建议。越是“完美”的作品,越容易让人产生“不敢否定”的心理,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因此,作者放弃了完美的软件制图,更倡导用PowerPoint的绘图功能实现“人性化”制图。

在不同场景下,绘制出“人性化图表”的方法不一样,你需要两样东西——绘图板和笔。

三种场景下的绘图要求

在展示的过程中,将自己的工作成果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同时吸引他人进行“共创”,最终成果将会更趋近于完美,可容易得到执行。

写在最后:

1、我将作者提到的四个步骤,即看、观察、想象和展示,四者的主要内容及相互关系做一个总结。

2、这本书的操作性极强,跟着作者的指导边学边画更容易理解和运用。同时,不同行业的需求不同,文中所说的统计图对于部分问题是有用的,例如营收问题;其他问题可以采取流程图、分布图或者时间轴等不同形式的图形来表示。

3、不存在唯一或是最佳的方法,因人而异,你可以在亲身体验之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目前,除了本书所提出的绘图思考的方式以外,还有高桥政史提出的GPS思维方法可供选择。

即Goal:目标,Points:关键点,Steps:方法

4、实践出真知。纸上学来终觉浅,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再结合自身面临的现实问题,多去运用多去实践,才能不断优化。

5、行动一次,胜过看书一百次。加油吧,打工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yixiexie.net/yczz/10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