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状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柱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新型冠状病毒(nCoV)是一种先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冠状病毒,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命名为“-nCoV”即新型冠状病毒)
2、本次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有哪些?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症状少见。部分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数日内即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3、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疑似和确诊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
(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
(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4、你是一个密切接触者,该怎么办?
如果接到疾控中心通知,你是一个密切接触者,应按照要求进行医学观察14天,不用恐慌,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每日早、晚各一次接受医生的随访、体检。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做好个人防护,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等。
5、为什么要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14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平均在7天左右,短的在2~3天,长的10~12天。目前对密切接触者采取较为严格的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十分必要,这是一种对公众健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6、新型冠状病毒如何传播?
目前95%以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都跟武汉有关系,去过武汉或者从武汉来。从一些聚集性病例的发病关联次序和医务人员感染的情况判断,人传人的特征十分明显,且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主要传播方式是: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受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
7、哪些野生动物会携带冠状病毒?
很多野生动物都可能携带病原体,成为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媒介,果子狸、蝙蝠、竹鼠、獾等是冠状病毒的常见宿主。
新型冠状病毒在从以上野生动物到人的传染过程中很可能
存在未知的中间宿主媒介。建议不要食用野生动物、生鲜等食品。
8、冠状病毒的抵抗力如何?
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9、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1)冠状病毒以飞沫传播为主,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2)打喷嚏或者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挡;
(3)正确、及时洗手;
(4)提高免疫力,尽量少去人多且封闭的场所。加强锻炼、规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避免被感染的最重要手段。
云龙县卫生健康局
云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期编辑:杨建萍
审核:尹剑斌吴建平
投稿邮箱:yljry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