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家居环境及日常清洁与消毒1.家居环境如何做?2.日常清洁与消毒如何做?二、个人防护知识(一)洗手篇1.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传染?2.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作用?3.正确洗手需掌握七步洗手法4.哪些时刻需要洗手?5.旅途在外没有清水,不方便洗手怎么办?(二)口罩篇1.口罩该怎么选?2.医用口罩的正确使用方法3.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4.戴完的口罩怎么处理?三、居家防护知识1.在家中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的感染?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时,我们怎么吃才好?3.前往公共场所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4.到生鲜市场采购,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5.轻症发热病例的居家隔离建议6.家庭成员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时该如何做?7.密切接触者家庭应如何消毒?8.密切接触者隔离场所有哪些要求?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1.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2.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3.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4.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吗?5.什么是飞沫传播?6.什么是接触传播?7.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如何定义,怎样区分?8.密切接触者注意事项9.密切接触者监控建议10.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有什么临床表现?11.在临床上怎样识别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2.深圳市家庭医生呼叫平台五、就医流程1.何时就医2.就医时注意事项3.对于普通的发热病人应该如何处理?4.普通发热病人是否能前往社康就诊?5.福田医院1
家居环境及日常清洁与消毒
⑴家居环境如何做?
每天开窗通风,不能自然通风的可采用排气扇等机械通风;每天清洁家居,保持家居环境和物品清洁卫生。
⑵日常清洁与消毒如何做?
环境及物品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受到污染时随时进行清洁消毒。消毒方法如下:
①餐饮具和茶具:首选物理消毒,煮沸15-30min,或按说明书使用高温消毒箱(柜)消毒;也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mg/L-mg/L)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
②物体表面:对台面、门把手、电话机、开关、热水壶把手、洗手盆、坐便器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mg/L-mg/L)擦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擦净。
③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mg/L-mg/L)用拖布湿式拖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洗净。
④普通织物:对毛巾、衣物、被罩等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mg/L-mg/L)浸泡30min,再用清水漂洗干净。(注意:含氯消毒剂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或采用其它衣物消毒液按说明书使用。
2
个人防护知识
⑴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传染?
①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②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③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产生过度疲劳。
④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次数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⑤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⑥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⑵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作用?
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WHO及美国CDC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⑶正确洗手需掌握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内):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外):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夹):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大):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立):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腕):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⑷哪些时刻需要洗手?
①传递物件前后;
②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③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
④吃饭前;
⑤上厕所后;
⑥手脏时;
⑦在接触他人后;
⑧接触过动物之后;
⑨外出回来后。
⑸旅途在外没有清水,不方便洗手,怎么办?
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人冠状病毒不耐酸不耐碱,并且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酒精可灭活病毒,所以达到一定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品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方案。
⑴口罩该怎么选?
选择一:一次性医用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选择二:N95医用防护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⑵医用口罩的正确使用方法
①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
②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颜色比较浅的一面,除此之外,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了。
③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④最后一步,也是前面提到过的金属条问题,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⑶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
①孕妇佩戴防护口罩,应注意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舒适性比较好的产品。
②老年人及有心肺疾病慢性病患者佩戴后会造成不适感,甚至会加重原有病情,应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
③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其脸型小,选择儿童防护口罩。
⑷戴完的口罩怎么处理?
对于丢弃的口罩,如果是在医疗机构内,请将使用过的一次性口罩,扔到黄色的“医疗废物”垃圾箱,由医疗机构按照医疗垃圾收集并进行消毒处理。对于医疗机构之外,普通人戴过的口罩,有高致病性微生物的可能性很低,建议像擦过鼻涕的纸巾一样,折后扔进标有“其它垃圾”的垃圾桶即可。居家隔离者用过的口罩,请在弃置前用水煮沸10-15分钟后再投放至“其他垃圾”的收集容器中。最后请记得用洗手液或肥皂认真洗手。
3
居家防护知识
⑴在家中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
①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保障睡眠、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
②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经常彻底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③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
④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⑤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佩戴口罩,与别人谈话时尽量保持1米以上距离,回家后请第一时间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或用含乙醇的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到医院回来尽量先洗澡,换洗衣物;
⑥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⑦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⑧毛巾采用一人一巾一用原则,使用后悬挂于通风干燥处;
⑨设置套有塑料袋并加盖的垃圾桶,用过的纸巾、口罩等放置到加盖垃圾桶里,每天清理,清理时扎紧塑料袋口,再投放到分类垃圾桶里;
⑩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