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首都医科医院吴义春医学博士
1、先兆中暑、患者在高温环境工作或生活一定时间后,出现口渴、乏力、多汗、头晕、目眩、耳鸣、头痛、恶心、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高,不超过38℃。
2、轻症中暑、出现早期循环功能紊乱,包括面色潮红、苍白、烦躁不安、表情淡漠、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皮肤湿冷、脉搏细数、血压偏低、心率加快、体温轻度升高。
3、重症中暑、出现高热、痉挛、惊厥、休克、昏迷等症状。重症中暑表现不同可分为三型。
2实验室检查根据病情程度不同可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尿常规异常,转氨酶、肌酐和尿素、血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升高,血液浓缩,电解质紊乱、呼吸性和代谢性酸中毒,心电图改变。应尽早发现重要器官出现功能障碍的证据。怀疑颅内出血或感染时,应作颅脑CT和脑脊液检查。
二、生命指征评估
1、评估中暑的原因、损伤持续时间及开始施救时间。
2、评估中暑的程度,体温、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调。
3、严密观察意识、脉搏、呼吸、血压、肌张力、尿量变化。
三、急救处理
(一)先兆及轻度中暑先兆中暑患者应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环境,口服淡盐水或含盐清凉饮料,休息后即可恢复。轻症者除口服淡盐水或含盐清凉饮料并休息外,对有循环功能紊乱者,可经静脉补充5%葡萄糖盐水,但滴注速度不能太快,并加强观察,直至恢复。
(二)重症中暑1、热痉挛主要为补充氯化钠,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mI。
2、热衰竭及时补足血容量,防止血压下降。可用5%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适当补充血浆。必要时检测中心静脉压指导补液。
3、热射病
(1)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低温环境,使用电风扇、空调。按摩患者四肢及躯干,促进循环散热。检测体温、心电、血压、凝血功能等。
(2)给予吸氧
(3)降温:降温速度与预后密切相关。体温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组织损害越严重,预后也越差,一般应在1小时内使直肠温度降至37.8~38.9℃。
体外降温:头部降温可采用冰帽、电子冰帽、或用装满冰块的塑料袋紧贴两侧颈动脉处及双侧腹股沟内。全身降温可使用冰毯,或用冰水擦拭皮肤。
体内降温:用冰盐水mI进行胃或直肠灌洗;也可用冰的5%葡萄糖盐水~mI静脉滴注,开始时滴速控制住30~40滴/分;或用低温透析液(10℃)进行血液透析。
(4)补钠和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低血压时应首先及时输液补足血容量,必要时应用升压药(如多巴胺)。
(5)防治脑水肿和抽搐:应用甘露醇。糖皮质激素有一定的降温、改善机体的反应性、降低颅内压作用,可用地塞米松。可酌情应用白蛋白。有抽搐发作者,可静脉注射地西泮。
(6)综合与对症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或呼吸衰竭者行气管插管,用人工呼吸机铺助通气;肺水肿时可给予毛花苷C、呋塞米、糖皮质激素和镇静剂;应及时发现和治疗肾功能不全;防治肝功能不全和心功能不全;控制心率失常;给予质子泵抑制剂预防上消化道出血;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
中医对中暑的处理方法包括內治法和外治法外治法包括:穴位疗法、刮痧疗法、刺血疗法和擦药疗法;內治法就是服用中药。
1.穴位急救法取温开水(或用糖开水)一杯给病人饮下,并扶到空气清新阴凉的地方,当患者出现热昏厥情况,可用一茶匙食盐混合毫升左右的水慢慢饮下。
取穴:按摩太阳穴(有药油更佳,如风油精);如晕倒,用手指甲刺激人中穴(鼻唇中间上1/3处);舒缓胸口不适,可加按内关穴(腕纹上二寸)。用按摩或刮痧方式刺激中指尖端、百会穴(头顶部两耳尖边线之中点)、涌泉穴(足底心前1/3处),可令病人尽快苏醒。可用西瓜皮或湿毛巾为患者抹身,加速体温下降。
2.刮痧疗法在发病初期,病人大都有腹痛、脘腹胀闷及头部昏沉的感觉,十分难受,中医谓之痧症。此时必须尽快进行刮痧治疗。通过背部自上而下进行刮痧,使邪气下降,经络中的气机得到通畅而正常运行,所以痧症得以痊愈。在进行刮痧之前,先用热水一碗,加入香油或者精油两匙,从病人的背心开始,轻轻地向下顺刮(切忌倒刮),并逐渐着力,直到局部皮肤泛红隆起,或显示紫黑色痧点,病人苏醒并感觉轻快为止。
3.刺血疗法取穴部位:十宣、曲泽、大椎、委中、金津、玉液。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对轻症中暑,刺血后挤出数滴血,片刻诸症即可消失。重症中暑者每天可挤出紫黑血液05~1毫升,并给予清凉饮料,针后约10分钟患者神志即可转清,继而热退汗出,诸症消失。
4.擦药疗法取食盐一把,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胁、前后心等八处,擦出许多红点,患者即觉轻松而愈,适用于轻度中暑。
5.內治法阳暑常用清暑益气汤、清络饮、宣白承气汤等;阴暑常用藿香正气散、藿朴夏苓汤等。暑厥和暑风可用安宫牛黄丸等。
总之,预防永远胜于治疗。了解了中暑的发病因素,即可避开这些因素进行预防;明白了中暑的不同类型的症状,即可轻松的判断是否中暑,并助于正确、有效的去处理,而不至于南辕北辙。当然,严重者有危机生医院进行救治。最后,引用《素问注证发微》中的话:“圣人于春夏而有养生长之道者,养阳气也”,祝愿大家健健康康度过夏季。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