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议血气分析

血气在危重症领域的重要性

自年丹麦Astrup等发明世界第一台血气分析仪,动脉血气分析检测很快在世界各国临床上广泛应用,并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Ashbough等通过对12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动态检测动脉血气分析并结合临床,首次在Lancet上提出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新概念。中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动脉血气分析逐步在临床推广使用,对于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重症监护室(ICU)收治患者主要的范围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延续性生命支持,而这些危重症患者因为机体内环境的紊乱,常伴有多脏器功能的损害,极易并发严重的酸碱失衡和呼吸功能不全,严重者可影响重要脏器的功能,有时往往成为患者致死的直接原因。因此及时正确的识别和处理时挽救危重患者的关键因素之一。

动脉血报告的解读

动脉血气检测的目的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反应患者的病理生理学改变:肺泡通气、动脉氧合、酸碱平衡。

肺泡通气

PaCO2是反应肺泡通气的唯一指标。同时提供了区分I型呼衰与II型呼衰的

区分方法。用于监测II型呼衰患者机械通气的安全性及疗效。

动脉氧合

生命的维持需要持续不断的将存在于空气中的氧气供应到组织细胞,主要从以

下三个方面反应:

氧摄取

动脉血氧分压(pO2)是由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弥散到血液中的氧摄取形成

因此,pO2是评估氧摄取的关键参数。动脉血pO2受下列因素影响:

肺泡氧分压,海拔,吸氧浓度(FO2(I)),肺泡pCO2影响。

氧运输

血液中足够的氧容量,是保证氧气自肺运输到外周组织的前提。因此,动脉血中氧的总浓度ctO2,是评估氧运输的关键参数。ctO2受下列因素影响:

·血红蛋白的浓度(ctHb)

无效血红蛋白的浓度(COHb,MetHb)

动脉氧分压(pO2)

动脉血氧饱和度(sO2)

氧释放

运输来的氧,必须先与血红蛋白分离,才能被利用。因此,代表氧与血红

蛋白亲和力的参数为p50,成为评价动脉血向外周组织释放氧气能力的关键参

数。氧气释放主要依赖于:

动脉及终末毛细血管氧分压

氧含量(ctO2)

氧气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

酸碱平衡判断

pH、pCO2、HCO3-、BE及AG同时用于酸碱紊乱的诊断与监测。考虑到酸碱

稳态的复杂性,它所涉及的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pH、pCO2、HCO3-、BE

及AG的测定,在多种急性或重症疾病,以及重度损伤(外伤)的治疗中,有重

要临床价值。

广义而言,所有酸碱紊乱都可以归为下列三种主要原因之一:

维持pH值在正常健康限度内所必须的三种器官(肺脏,肾脏,大脑)之中任何一个出现疾病、损伤。

某些疾病或情况引起代谢性酸性物质(例如,乳酸,酮酸)生成增多,导致维持pH值正常的稳态机制超负荷。

医学干预措施(机械通气以及一些药物可以导致或促成酸碱紊乱)

酸碱病例分析:

男性32岁,恶心、呕吐、腹痛3天入院。入院前因腹痛进食。

第一步:

是酸中毒还是碱中毒?

pH>7.45碱中毒

pH<7.35酸中毒

pH=7.25<7.35酸中毒

第二步:

原发变化是什么?

原发变化大于代偿变化

原发变化决定了pH的变化方向

pH=7.25酸中毒

PCO2=10mmHgpH偏碱

HCO3=4mmol/lpH偏酸

原发变化是代谢性酸中毒

第三步:

代偿情况如何?

PaCO2=1.5×4+8±2

=14±2

患者paco2为10mmHg,超出预计代偿范围,所以,患者存在

呼吸性碱中毒

第四步:

是否为高AG代谢性酸中毒

AG=–82–4=46

高AG代谢性酸中毒

第五步:

AG升高,是否存在其他酸碱平衡紊乱

碳酸氢盐间隙=△AG-△HCO3-

=(AG–12)–(27-HCO3-)

=Na–Cl–39

§正常值:-6--+6

§大于6,提示代谢性碱中毒

§小于-6,提示高氯性酸中毒

§碳酸氢盐间隙=△AG-△HCO3-

=–82–39

=11

代谢性碱中毒

诊断: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总之动脉血气分析的测定,目前已被ICU作为常规的监测项目,对了解病情、鉴别诊断、观察疗效和估计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动脉血气分析能及时准确地反映机体的呼吸和代谢功能,客观评定患者的氧合、通气及酸碱平衡情况;同时也可以反映患者肺脏、肾脏及其它内脏器官的功能状况,因而成为监测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也是ICU最基本、最重要的快速诊断措施之一。

赞赏

长按







































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yixiexie.net/lcjc/3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