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与创新记第四届代谢性疾病转化医学

会议纪要

.10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基础研究与转化医学学组主办,医院承办的“第四届代谢性疾病转化医学研讨会”于年10月27~28日在美丽的蓉城四川成都举行。

肥胖、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据最新的研究统计,我国是世界上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也是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预防与控制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极为迫切。近年来,我国学者在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多位从事代谢性疾病研究的国内知名专家,聚焦代谢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围绕代谢调控、糖尿病发生机制、糖尿病药物研发与临床管理等重要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和积极而广泛的交流。

在“糖脂代谢的细胞调控机制”专题中,来自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林圣彩教授首先做了题为“营养感应机制与意义”的发言。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和重要的代谢中间产物,当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能量感受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被激活,它通过促进糖分解代谢而保证细胞的能量供应。林教授的团队一直致力于AMPK激活相关的研究,他们通过多年的系统研究发现细胞感知葡萄糖的浓度变化依赖于溶酶体上的AXIN信号通路复合物,该复合物是细胞葡萄糖水平的重要感受器。他们最新的研究发现葡萄糖代谢物——果糖1,6-二磷酸和糖酵解通路上的代谢酶——醛缩酶(aldolase)激活AMPK活化的机制,提出了不依赖于AMP或ADP的AMPK活化的全新机制,为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生物医药转化前景。

在“糖脂代谢的调控”专题,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翁杰敏教授做了“赖氨酸脂酰化修饰与转录和代谢调控”的报告。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巴豆酰化等脂酰化修饰在组蛋白修饰与基因表达活化中起了重要作用。翁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证明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是细胞中关键的组蛋白去巴豆酰化酶,在不影响组蛋白乙酰化修饰的条件下去除组蛋白巴豆酰化能有效地抑制基因表达,表明巴豆酰化等在转录调控中可能具有不同于乙酰化修饰的重要作用。然而巴豆酰化等脂酰化修饰与代谢调控失衡及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还未知,相关的研究可望为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和药物靶点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糖尿病病因学与机制”专题中,糖尿病基础研究与转化医学学组组长、医院的李小英教授做了题为“胰岛素抵抗与代谢重塑”的报告。胰岛素抵抗是导致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的关键因素,但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或极端环境下,胰岛素抵抗选择性针对糖,有助于脂肪储存,因此在抵御能量缺乏和维持个体生存中起了重要作用。李教授详细解释了选择性胰岛素抵抗的生理意义以及营养过剩产生的胰岛素抵抗导致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并系统介绍了代谢手术在糖尿病的预防、疾病缓解及代谢重塑中的作用及获益机制,以及对不同营养成分的摄入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的最新研究发现。李教授的发言高度总结了糖尿病领域在基础及临床研究的重要成果,扩展了大家的研究思路。

在“胰岛生物学”专题,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的韩晓教授做了题为“表观遗传在胰岛β细胞缺陷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于机制”的发言。胰岛β细胞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核心环节,对胰岛β细胞的分化、去分化与再分化的调控是领域内的研究热点。韩教授介绍了课题组最新基于细胞和动物模型的研究成果,发现高糖诱导的转录因子Ets-1和miR-24的相互作用在胰岛β细胞的凋亡、分化抑制和功能缺陷中起了重要作用,并详细解释了其中的作用机制。该研究为保护胰岛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策略和药物作用靶点。

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应用到医疗实践中,服务于临床,实现从实验室到临床(frombenchtobedside)的转化是广大科研工作者与临床医生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基础研究与转化医学学组努力的目标。本次论坛特意设立了几个相关主题。“糖尿病药物研发”专题由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的王明伟教授做了题为“糖尿病药物研发的历史与未来”的发言。他总结了当前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主要类别,代表性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并分析了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发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数据显示,糖尿病治疗药物研发依然活跃,但是新药创制难度仍然很大。从药物数量来看,虽然近5年抗糖尿病新药的研发几乎是5年前的2倍,但是药物靶点高度集中,胰岛素受体激动剂等类药物靶点依然为热点。因此,糖尿病新药的研发任重而道远。

在“真实世界研究”专题中,来自中山大学药学院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宣建伟教授做了题为“真实世界研究——糖尿病领域的启示”的发言。根据美国FDA和国际药物经济学与结果研究协会(ISPOR)的定义,真实数据是除传统临床试验以外的数据,通过收集分析药物在临床使用中的实际效果数据,可以帮助医疗决策者了解新药所发挥的真实效果,是对药物临床试验的有益补充。宣教授列举了他们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的真实数据研究,发现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用药的依从性较差,尚有许多临床问题亟待解决,因此,真实世界数据为完整的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和疾病管理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依据。

最后,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方福德教授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高度总结和概括。方教授指出,转化医学搭建了基础与临床研究之间的桥梁,其内容“四通八达”,既可面向科研人员、临床医师及患者,也可面向企业、市场及政府决策部门。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学组今后的发展规划和研究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期待学组在新时代基于中国国情与人民需求,做好理论与技术创新,敢于有新理念和新作为,做出有中国特色的、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代谢基础和临床研究成果,造福广大人民。

此次研讨会在促进基础与临床研究专家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探讨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与发病机制,寻找新药物靶点和新药开发及有效的疾病管理和预防策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投稿及专家审稿请登录中华糖尿病杂志官方网站:zhtnbzz.yiigle.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yixiexie.net/lcjc/10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