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故事穿过15道鬼门关来救你

谨以此文献给我们所热爱的医院,祝愿她青春永驻,蓬勃向前!

——题记

年10月17日上午,重症医学科值班医生韩锋接到紧急会诊电话后,匆匆赶往小儿内科病区。

一名5岁的小女孩袁庆庆(化名),23天前因为发热2天入住我院,住院后很快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5天前接受了化疗,2天前诉腹痛不适,1天前出现39.5℃高热及血压降低至60/40mmHg左右,经积极补液升压等治疗效果不佳。此刻她全身皮肤花斑,精神极度萎靡。

儿科肖延风主任沉重的说“这孩子快不行了!转重症医学科继续抢救吧,也许还有一线希望”。韩锋医师立即向重症医学科王小闯主任电话汇报病情后转入重症。

小庆庆转入重症医学科后,测肛温40.0℃,心率次/分,频发室上性心动过速,血压50/30mmHg,呼吸频率55次/分,氧饱和度因低灌注几乎测不出;血气分析pH7.01,乳酸15mmol/L;血糖0.9mml/L。血常规WBC0.20×/L,HB63g/L,PLT×14/L;凝血APTT84秒,PT%29%,DDug/L;生化:Tbil78.2umol/L,ALTIU/L;心肌标记物:cTnI7.34ng/ml,BNPpg/ml;降钙素原ng/ml;腹部超声:胆囊壁高度水肿;血培养:“缓症链球菌”。

刚转到重症医学科的小庆庆(照片已取得家属授权)

王小闯主任亲自查看患儿后分析病情:患儿目前主要诊断考虑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合并脓毒症休克与脓毒症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前者需要快速补液,后者需要限制液体输注,治疗矛盾极大,立即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以精细调节各种血管活性药物及液体治疗的方案。患儿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具有外科胆囊切除的手术指征,但现患儿粒缺状态,循环及凝血等全身状况极差,手术风险极高,需要反复与外科沟通手术事宜。患儿粒缺合并脓毒症休克,需要同时覆盖革兰氏阳性球菌、格兰氏阴性杆菌以及侵袭性真菌的经验性广谱强力抗感染方案。最后,需要积极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全肠外营养支持、输血、保肝,以及镇静镇痛等治疗,并随时准备行小儿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

从转科当日上午9时到晚上7时,韩锋主治医师几乎寸步未离开患儿床旁,在多名医护的配合与帮助下,极其艰难地为低龄伴严重休克的小庆庆建立了中心静脉导管及动脉置管这两条至关重要的生命通道,完成了床旁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精准化循环支持治疗。

同时,小儿内科肖延风主任多次随访指导治疗方案。

小儿外科李鹏主任等反复床旁会诊评估患儿临床情况,最终决定暂时保守治疗,继续严密观察,必要时随时手术。

重症医学科病房既忙碌紧张,又安静有序。

终于,在下班时分,反映组织灌注不足的重要指标血乳酸值开始出现明显下降,血压、心律、血氧饱和度等重要指标也有了初步好转的迹象。所有紧皱的眉头都稍微舒展了一些。

然而当日夜间22时15分,小庆庆呼吸心跳骤然停止!值班医护人员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历时20余分钟后,患儿自主心律终于恢复。

就在大家为心肺复苏成功刚刚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患儿出现瞳孔散大及去皮层强直发作,提示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心肺复苏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如何脑保护及尽快恢复意识状态,成了当务之急。

在这危急时刻,王小闯主任果断决策:在稳定呼吸循环保证脑供血供氧的基础上,实施亚低温及深度镇静治疗以降低脑代谢,进行脱水降颅压以改善脑灌注,同时抑制脑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一系列脑保护措施。王利、骆艳妮护士长则亲自协助李艳玲主管护师等紧张有序地完成各项繁杂的医嘱,实施深部体温监测及亚低温治疗,并进行四肢保暖等精细化护理。

庆庆的父母流着泪对我们说“大夫,最终不管庆庆的命能不能保住,能不能苏醒,苏醒后会不会痴呆,医院,我们也绝不放弃!”

医院,是患者对医者莫大的信任!

绝不放弃,也是医者对患者莫大的责任!

所有的人,努力着,坚持着!

艰苦卓绝的2天后,小庆庆血压终于逐渐平稳了,撤除了所有血管活性药物。

3天后,她苏醒了,拔除气管插管并撤离了呼吸机。

7天后,小庆庆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智力如常,自主进食良好。次日,顺利转回了儿科普通病房!

此刻,悬在所有人心头的一块巨石,轻轻落下。

转回儿科前的小庆庆(照片已取得家属授权)

主治医生韩锋捋了捋小庆庆的诊断:

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化疗后骨髓抑制并粒细胞缺乏症;

3,缓症链球菌性脓毒症;

4,顽固性脓毒症休克;

5,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高乳酸血症;

6,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7,脓毒症性心肌病心律失常;

8,心力衰竭;

9,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呼吸衰竭;

10,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11,急性重度肝损伤;

12,低血糖;

13,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

14,缺血缺氧性脑;

15,急性胃黏膜病变并出血。

15个可怕的诊断,15道可怕的鬼门关,每一道,都足以置她于死地!

抢救过程中,所有人都曾恐惧过、迷茫过,但所有人一直在努力、在坚持。最终,齐心协力,穿过了整整15道鬼门关,将小庆庆成功救了回来!这是责任,亦是荣耀!

小庆庆的成功救治,集中体现了我院高水平的综合救治能力,体现了以重症医学科为平台的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模式在危重症抢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重症医学科作为我院最年轻的科室之一,近年来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发展,在危重患者的循环功能监测与治疗、机械通气、重症感染、持续床旁血液净化、全肠外营养支持、镇静镇痛等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成功救治了许多个像小庆庆一样的危重患者,并将继续一如既往的、全心全意的为院内外各科室的危重患者的抢救提供帮助与保障!

最后,让我们向参与小庆庆抢救工作的所有医护人员致敬!他们是:小儿内科团队的肖延风教授、徐尔迪副教授、郭英英医师等;小儿外科团队的李鹏教授、郭正团副教授等;重症医学科医疗团队的王小闯教授、韩锋主治医师、韩俊丽主治医师、赵玉杰医师等;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的王利护士长、骆艳妮护士长,靳姣护士、任英护士、李艳玲护士等;以及重症医学科进修规培医师李澄、陈进丽、武文彬等。

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是二附院两千余名一线职工中的普通一员,每一天,他们都在用默默的工作,传承建院80载以来的光辉传统,用辛勤的汗水,铸造二附院新的辉煌!

文/图丨重症医学科韩锋

编辑丨赵文颉

西安交大二附院仁心仁术尚德尚医求实奉献开拓创新生命至上质量第一构建和谐追求卓越秉承传统彰显特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







































白癜风哪里治最好
皮肤白癜风名家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yixiexie.net/lcjc/1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