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来源:“HAOYISHENG”   1.下面哪些生化指标达到DKA的诊断标准?

  A.血酮浓度增加2mEq/L,血糖水平mg/dL,血pH8

  B.血酮浓度增加3mEq/L,血糖水平mg/dL,血pH7.5

  C.血酮浓度增加5mEq/L,血糖水平mg/dL,血pH7.3

  D.血酮浓度增加7mEq/L,血糖水平mg/dL,血pH7

  正确答案:C。

  DKA的生化诊断标准为:血酮浓度增加5mEq/L、血糖水平mg/dL(通常情况下血糖水平更高)、血pH7.3(通常为动脉血)、血清碳酸氢根≤18mEq/L(若5mEq/L则提示严重DKA)。这些生化指标的改变往往与阴离子间隙增大、血浆渗透压升高、尿酸水平增加相关。

  2.下面哪项是DKA最常见的诱因?

  A.胰岛素治疗中断或有遗漏

  B.未被诊断及新诊断的糖尿病

  C.潜在或合并感染

  D.压力

  正确答案:C。

  DKA常见的诱因包括:潜在或合并感染(40%)、胰岛素治疗中断或遗漏(25%)、新发的及未被诊断出的糖尿病(15%)、其他病因约占20%。

  3.DKA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

  A.易感疲劳

  B.呼吸困难

  C.心动过速

  D.多尿

  正确答案:D。

  烦渴和多尿是DKA最常见的早期表现,此外,患者还会出现精神萎靡、乏力、疲劳等全身症状。在消化系统方面,患者常发生恶心、呕吐,可能与弥漫性腹痛、食欲减退和厌食有关。在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短期内体重明显下降是DKA的一个征兆。

  患者由于呕吐或其他心理原因中断胰岛素注射,不能坚持胰岛素治疗。出汗减少是DKA另一个可能的症状,轻度定向障碍等意识的改变也可发生。昏迷并不常见,通常发生在患者脱水和酸中毒严重的情况下。

  在DKA患者中,与感染相关的症状有发热、排尿困难、咳嗽、乏力,畏寒、胸痛、气短、关节疼痛等。患者急性胸痛或心悸提示可能伴有心肌梗死,但还需警惕无痛性心肌梗死,尤其是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

  4.、下列哪一项不是DKA患者的常规检查?

  A.每隔1-2小时测一次血糖,血糖水平稳定后,每4-6小时监测一次

  B.测定凝血酶原时间,4-6小时后复查一次

  C.每隔1-2小时测定血清电解质水平,指标稳定后,每4-6小时监测一次

  D.初始动脉血气分析,必要时测定碳酸氢盐浓度

  正确答案:B。

  5、问5解答搞定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的常规实验室检查如下:

  (1)每隔1-2小时测一次血糖,血糖水平稳定后,每4-6小时监测一次

  (2)每隔1-2小时测定血清电解质水平,指标稳定后,每4-6小时监测一次

  (3)初始血尿素氮(BUN)水平的测定

  (4)初始动脉血气分析,必要时测定碳酸氢盐浓度

  5.为补充DKA患者的体液丢失,首先输注以下哪种溶液?

  A.等渗氯化钠溶液或乳酸钠林格溶液1-3L

  B.若血糖mg/dL,输注加有半等渗氯化钠的5%—10%葡萄糖溶液

  C.以-mL/h的速度输注0.45%的生理盐水

  D.半等渗氯化钠溶液4L

  正确答案:A。

  在补液治疗中,应先给予等渗氯化钠溶液或乳酸钠林格溶液,具体如下:

  (1)第一个小时补充1-3L

  (2)第二个小时补充1L

  (3)在接下来的2个小时内补充1L

  (4)每4个小时补充1L,取决于患者脱水的严重程度和中心静脉压的数值。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患者血容量恢复后可换成半等渗氯化钠溶液,尤其出现高钠血症时。等渗盐水的输注速度应使患者能够维持一定的血压和脉搏、尿量和精神状态。

  当血糖降至mg/dL以下,可用加有半等渗氯化钠的5%~10%葡萄糖溶液代替等渗氯化钠溶液。

  输注等渗盐水使患者病情得到初步稳定后,再以~mL/h的速度输注0.45%的生理盐水。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病情严重者会危及生命。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原则,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但对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则未必清楚,而这恰恰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所在。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DKA治疗过程中易被忽视的几个细节问题。

 

1.补液量不足

酮症酸中毒病人往往都有明显脱水,足量补液可以纠正血容量不足,改善组织血液灌注,有助于降低血糖、消除酮体以及胰岛素充分发挥药效。

如果在未充分补液的情况下单纯注射胰岛素,随着血糖的下降,水分由细胞外转入细胞内,导致血容量及组织灌注进一步下降,严重者会诱发低血容量性休克或急性肾前性肾功能衰竭。

2.胰岛素用量不当

胰岛素用量一定要恰到好处。用量不足,则不能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及酮症酸中毒,患者病情将持续恶化;用量过大,则会造成血糖下降过快,很容易引起低血糖,并由此诱发严重心血管意外(如心梗、猝死等)及脑水肿。

因此,胰岛素治疗一定要讲究个体化,充分考虑到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如体重、胖瘦、是否合并感染等等),而不能刻板地完全拘泥于常规用量或理论计算用量。

3.不注意补钾

酮症酸中毒时,钾离子随着大量尿的排泄而流失,因此病人往往都缺钾。

在治疗过程中,随着大量补液、输注胰岛素及葡萄糖以及酸中毒的纠正,会增加钾的排泄、促进钾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从而进一步加重低血钾,而严重低血钾不仅可以导致软瘫、呼吸肌麻痹,还可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危及生命。

因此,治疗酮症酸中毒,一定要注意补钾。原则上,只要病人没有高血钾而且有尿,就应该补钾。

4.盲目补碱

酮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如果病情较轻,经过充分补液和注射胰岛素,抑制酮体生成、多余的酮体被代谢之后,酸中毒多可自行纠正,通常不需要补碱。

此时如果盲目补碱,可引起脑细胞酸中毒,加重组织缺氧,有诱发和加重脑水肿的危险。一般主张,只有当PH<7.1时方可缓慢、少量补碱。

5.忽视对感染等诱因的控制

感染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常见诱因,如果诱因不除,则酮症酸中毒往往难以纠正,而且纠正后也容易病情反复。

因此,在诊治DKA患者时,一定要注意排查是否存在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及皮肤感染,一旦发现要积极治疗。

6.该补糖时未及时补液

在DKA治疗过程中,当血糖降低至14mmol/L(mg/dl)左右时,应将生理盐水改为葡萄糖液(注:液体内需加入胰岛素及氯化钾)静滴,而不能自始至终都输盐水。

这是因为葡萄糖可以减少脂肪分解产生酮体,维持适当的血糖浓度是消除酮症的必要措施,而这一点常常被临床医生所忽视。对于不能进食者每日必须至少补充-g葡萄糖。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患者体内有效胰岛素严重缺乏,组织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造成血糖升高,同时,脂肪分解引起高酮血症和酮尿伴代谢性酸中毒及明显脱水,严重者出现意识不同程度的障碍及昏迷,甚至导致死亡,幼龄或高龄、昏迷、低血压的患者死亡率尤其偏高。

服务医生,期待支持!

《HAOYISHENG》为旗下超万读者诚邀广大界友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生受益,欢迎广大医师投稿:

qq.







































白癜风治疗的方法
北京儿童医院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yixiexie.net/zlff/201806/26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