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拿到一张血气分析报告单时,上面洋洋洒洒几十项,数值多的令人眼花缭乱,不禁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更别提灵活运用,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分析一下。
1.首先弄清楚这些项目都是怎么来的
我们用以下几段话来表述一下几个常用项目:
人体呼吸将外界的氧气(O2)吸入到肺泡进而进入到肺毛细血管中,极小部分O2(1.5%)物理溶解于血浆中,这部分物理溶解的O2所产生的张力为氧分压(PO2),而大部分O2(98.5%)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由于有少量血红蛋白不能结合O2,故涉及到一个比率-氧饱和度(SO2),即实际结合O2的HbO2占全部血红蛋白的比例。
O2结合溶解完后随着血液循环到各个组织器官,进行有氧呼吸,产生能量和CO2。
组织产生的CO2进入血液,极小部分(5%)物理溶解于血浆中,这部分物理溶解的CO2所产生的张力为二氧化碳分压(PCO2),大部分(95%)进入红细胞,与水形成H2CO3,H2CO3又解离成HCO3-和H+,HCO3-通过红细胞膜扩散进入血浆,它是血液运输CO2的最主要形式。而以上两种形式在血浆中的总和,即是二氧化碳总量(TCO2)。CO2经血液循环由肺呼出。
人体血液酸碱度(PH)有一整套调节系统,包括体液缓冲系统、肺呼出CO2调节以及肾对酸碱物质的排泄。在血液缓冲系统中以HCO3-(碱)/H2CO3(酸)缓冲对含量最多,缓冲作用最大,两者比值为20:1。
实际碳酸氢根(AB)和标准碳酸氢根(SB)代表了HCO3-的浓度。而血液中所有缓冲碱(BB),则是前面的HCO3-以及HPO42-、血浆蛋白、血红蛋白阴离子等的总和,缓冲碱的多寡则用碱剩余(BE)来表示。
血清中所测定的阳离子总数与阴离子总数之差为阴离子间隙(AG),由Na+-[Cl-+HCO3-]计算得出,反映了未测出的阴离子。
2.如何理解这些项目
①POmmHg见于呼吸衰竭,SO2用来判断血红蛋白携氧能力
②酸碱平衡:以血液PH缓冲系统中最主要HCO3-(碱)/H2CO3(酸)缓冲对为基准。
代谢性酸中毒:碱性物质HCO3-相对或绝对减少(分子变小),PH下降
呼吸性酸中毒:CO2潴留增多,H2CO3(酸)增高(分母变大),PH下降
代谢性碱中毒:碱性物质HCO3-相对或绝对增多(分子变大),PH上升
呼吸性碱中毒:CO2排出增多,H2CO3(酸)降低(分母变小),PH上升
以上物质发生变化时,机体会启动代偿机制以维持PH值,任何一项(比如分子)变化,另一项(比如分母)都会配合他变化,以维持20:1的比值,如果PH维持在了正常水平(7.35-7.45),称为代偿性,如果超出了正常范围,则称为失代偿性。
3.如何灵活运用
①看PH值定酸碱:pH值7.35提示酸中毒
pH值7.45提示碱中毒
PH7.35~7.45,三种可能:正常、代偿性、混合型酸碱平衡
②找原发因素来确定代谢性还是呼吸性:找到这个酸碱失衡的起因,即是找原发因素,因为原发的变化大于机体自我代偿调节的变化,所以PH得的走向是受原发因素影响的,即是说如果是代谢性的,就HCO3-变化大;如果是呼吸性的,就CO2(PCO2)变化大。
PH小于7.35,呼酸(原发PCO2↑、代偿HCO3-↑)
代酸(原发HCO3-↓、代偿PCO2↓)
PH大于7.45,呼碱(原发PCO2↓、代偿HCO3-↓)
代碱(原发HCO3-↑、代偿PCO2↑)
如果两项变化不一致,则需结合病史来判断。
③看代偿值变化来定单纯性、混合性酸碱紊乱:在确定原发性因素后,将相应测定值(代偿变化的值)代入相应公式计算,若测定结果在代偿范围内,判定为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若测得结果低于或高于预计代偿范围,表示存在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表1.酸碱平衡紊乱预计代偿公式
紊乱类型
原发变化
代偿变化
预计公式
代偿极限
代酸
HCO3-↓
PCO2↓
PCO2=40-1.2×(24-HCO3-)±2
10(mmHg)
代碱
HCO3-↑
PCO2↑
PCO2=40+0.9×(HCO3--24)±5
55(mmHg)
急性呼酸
PCO2↑
HCO3-↑
HCO3-=24+0.07×(PCO2-40)±1.5
30(mmo/L)
慢性呼酸
PCO2↑
HCO3-↑
HCO3-=24+0.4×(PCO2-40)±3
42~45(mmo/L)
急性呼碱
PCO2↓
HCO3-↓
HCO3-=24-0.2×(40-PCO2)±2.5
18(mmo/L)
慢性呼碱
PCO2↓
HCO3-↓
HCO3-=24-0.5×(40-PCO2)±2.5
12~15(mmo/L)
④看PO2定呼衰
若PO2<60mmHg且PCO2正常或下降,则判断为Ⅰ型呼吸衰竭
若PO2<60mmHg且PCO2>50mmHg,则判断为Ⅱ型呼吸衰竭
⑤如果存在代谢性酸中毒,计算阴离子间隙(AG),看是否存在多重酸碱失衡
如果AG↑,计算潜在HCO3-=实测HCO3-+[AG-12]
实例一
病例:男性,32岁,咳嗽、高热2天,糖尿病病史。血气PH7.19,PCOmmHg,POmmHg,HCO3-6mmo/L,血糖22mmo/L,Na+mmo/L,Cl-94mmo/L
分析:①PH7.35,偏酸
②PCO2↓,HCO3-↓,变化一致,可知为原发代谢性酸中毒(由HCO3-↓引起),因为PCO2↓不会引起酸中毒
③代偿值变化范围,PCO2=40-1.2×(24-HCO3-)±2=16.4~20.4,实测PCO2在范围内。为单纯性
④因为存在代酸,所以计算AG=Na+-[Cl-+HCO3-]=29(正常值8~16),升高
⑤计算潜在HCO3-=实测HCO3-+[AG-12]=23(正常值22~27),正常,没有其他代酸或代碱存在
结论:单纯高AG性代酸
实例二
病例:女,76岁,肺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尿少3天,血气PH7.22,PCOmmHg,HCO3-26mmo/L,K+5.2mmo/L,Na+mmo/L,Cl-mmo/L
分析:①PH7.35,偏酸
②结合病史及PCO2↑,HCO3-正常,为慢性原发呼吸性酸中毒
③代偿值变化范围,HCO3-=24+0.4×(PCO2-40)±3=31~37,实测HCO3-低于范围,提示有代酸。
④计算AG=Na+-[Cl-+HCO3-]=4(正常值8~16),未升高,不需计算潜在HCO3-
结论:呼酸合并代酸
实例三
病例:肺心病患者大剂量使用利尿剂后,血气PH7.39,PCOmmHg,HCO3-41mmo/L,K+3.0mmo/L,Na+mmo/L,Cl-90mmo/L
分析:①PH正常,但PCO2、HCO3-均有异常,所以有代偿性的酸碱失衡
②PCO2↑,结合肺心病病史考虑有原发慢性呼酸
③代偿值变化范围,HCO3-=24+0.4×(PCO2-40)±3=33~39,实测HCO3-高于范围,提示有代碱
④计算AG=Na+-[Cl-+HCO3-]=9(正常值8~16),未升高,不需计算潜在HCO3-
结论:呼酸合并代碱
实例四
病例:男,32岁,慢性饮酒病史,恶心,呕吐,腹痛3天,血气PH7.25,PCOmmHg,HCO3-4mmo/L,K+3.9mmo/L,Na+mmo/L,Cl-82mmo/L
分析:①PH7.35,偏酸
②PCO2↓,HCO3-↓,偏酸,可知为原发代酸
③代偿值变化范围,PCO2=40-1.2×(24-HCO3-)±2=31.2~35.2,实测PCO2低于范围,提示有呼碱
④计算AG=Na+-[Cl-+HCO3-]=46(正常值8~16),升高
⑤计算潜在HCO3-=实测HCO3-+[AG-12]=38(正常值22~27),升高,所以还有代碱存在
结论:高AG代酸+呼碱+代碱
本文作者:张青竹,北京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
责任编辑:xxll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白癜风专科医院哪里好北京白癜风医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