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再续,书接上回,上回书说到,血气分析之六脉神剑,想必大家对于酸碱平衡紊乱的分析判断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如何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还是一头雾水。今天咱们就这个问题详细的唠叨唠叨,让大家对此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闲言少叙,先做血气,往下瞅?(ˉ?ˉ?)
绘画来自又又言童鞋(?°з°)-?
按下分析键,静待秒,血气结果出来了,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也判断出来了,但还是一脸茫然,教科书上只讲了治疗原则,却没讲怎么补?而这儿恰恰是我们最需要的。
今天咱们就直击主题,把大家最需要的“干货”拿出来,至于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是如何形成的,咱们就不过多的赘述啦,因为教科书里面记录的很详细,时不时可以拿出来翻翻看。
好了,言归正传,根据临床表现及血气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知道酸碱失衡主要分为两大类:酸中毒和碱中毒。我们就先说说如何纠正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a.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是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
b.对于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PH<7.2)需要使用碱性药物治疗,临床上主要应用NaHCO3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那我们应该怎么补?补多少呢?
临床上常用的公式为:5%NaHCO3(ml)=(-BE)x体重(kg)/2,一般先给1/2的量,所以,上面的公式可以进一步简化为5%NaHCO3(ml)=(-BE)x体重(kg)/4,然后根据血气结果再调整用量。因为人体是有代偿能力的,所以,不要一次性补足碱性药物,要知道“宁酸勿碱”。因为碱性条件下,氧解离曲线左移,不利于氧的释放,会加重组织缺氧。
c.5%NaHCO3为高张液体,一般需要稀释成等张的1.4%的NaHCO3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那么,如何将5%NaHCO3稀释为1.4%NaHCO3呢?只要把你想要用的5%NaHCO3的量稀释三倍即可。
举例:10ml5%NaHCO3,要想稀释成1.4%NaHCO3,那就是20ml5%葡萄糖(GS)+10ml5%NaHCO3即为30ml1.4%NaHCO3。
小贴士:
a.如果无化验条件或者紧急情况下,可按3-5ml/kg/次静推5%NaHCO3,这样可以提高血浆HCO3-5mmol/L,2-4h后可重复。
b.酸中毒时,由于细胞内钾离子外流,往往掩盖了低血钾,当补碱纠正酸中毒后,钾离子又重新返回到细胞内,可出现明显的低钾血症;另外酸中毒时游离钙增多,当酸中毒被纠正以后,游离钙明显减少,有时可出现手足抽搐,故在纠酸的同时,要注意补充钾离子和钙离子。
代谢性碱中毒
a.寻找诱因,治疗原发病
b.临床上常用25%盐酸精氨酸纠正碱中毒。公式如下:
(1)所需精氨酸(mmol/L)=(实测值-24)x0.3x体重(kg)
1mmol/L精氨酸=25%精氨酸0.85ml
(2)25%盐酸精氨酸(ml)=BEx0.5x0.8x体重(kg)=BEx体重(kg)x0.4
(3)25%盐酸精氨酸0.4ml/kg可下降1mmol/L的HCO3-
呼吸性酸中毒
a.治疗原发病
b.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疗
c.解除气道痉挛
d.严重者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
e.机械通气的患者: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
呼吸性碱中毒:
a.对于急性呼吸性碱中毒
可吸入5%CO2混合气体或嘱患者反复屏气,或用塑料袋套在患者的口鼻,促使其反复回吸自己的CO2,症状即可迅速得到控制
b.精神性过度通气者,可酌情予以镇静剂
c.有手足抽搐者,可考虑应用葡萄糖酸钙进行治疗
d.对于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可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节呼吸机参数
酸碱失衡的治疗要点讲完啦,下面咱们再谈谈如何纠正电解质紊乱
低钠血症(Na+<mmol/L)
a.防治原发病,去除病因
b.mmol/L<Na+<mmol/L时
可以按照4ml/kg0.9%NaCl(NS)提高Na+1mmol/L,24h-48h内纠正低钠血症
c.Na+<mmol/L时
用3%NaCl12ml/kg能把血钠提高10mmol/L,公式如下:
3%NaCl(ml)=(-实测钠)x体重(kg)x1.4,先按半量给予,每小时提高1~2mmol/L血钠速度,约4-6h输完,复查血气再调整。
小贴士:
临床上常用的盐水主要是生理盐水0.9%氯化钠和10%的氯化钠,如何配制3%的氯化钠呢?这就用到了我们初中所学的化学知识啦!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浓度×稀释前体积=稀释后浓度×稀释后体积。即:C1×V1=C2×V2。所以,配制方法如下:
假设我们需要4ml的3%NaCl
设,需要0.9%氯化钠xml,10%的氯化钠yml
根据稀释定律可知:0.9x+10y=3*4=12
体积不变:x+y=4
解得x=3.08mL,y=0.92mL,x:y≈3:1
也就是说,两者近似3:1的关系,故用0.9%氯化钠3ml和10%的氯化钠1ml,即可配制成3%氯化钠
举例:患儿男,10kg,血气分析提示:Na+mmol/L,如何进行纠正?
3%NaCl(ml)=(-实测钠)x体重(kg)x1.4=ml
先给半量,约53ml(0.9%氯化钠40ml+10%的氯化钠13ml),约4-6h输完,即,按9-13ml/h的速度输注3%NaCl,复查血气,再评估
高钠血症(血钠>mmol/L)
a.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
b.公式:补水量(ml)=(测得血钠值-)x体重(kg)x4(使用溶液配比5%GS:NS=1:1)
c.如重度脱水及休克的患者,先以等张液扩容,然后再根据血气结果进行相应的补充
小贴士:
对于高钠血症,不能急于求成,直接使用低渗溶液进行降钠,注射用水是禁忌!因为它无张力,静脉输入后,会使得红细胞膨胀、破裂,引发急性溶血,后果将不堪设想!
对于有循环障碍的正确做法是应用2:1的等张溶液(2份NS:1份1.4%SB)扩容,然后再逐渐降低张力,使其有个下降梯度,一般血钠下降速度<1mmol/L/h或10mmol/L/d
低钾血症(血清钾<3.5mmol/L)
a.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
b.轻度(3.0-3.5mmol/L):口服为主,10%氯化钾胶浆1ml/kg/d,分3次
c.中度以上(<3.0mmol/L):静脉为宜,先补半量,监测血钾及心电图
d.需补钾量(mmol)=(4-测得血钾)x体重(kg)x0.6
(1mmolK=0.8mlInj.10%KCl,1ml10%KCl=1.5ml15%KCl)
10%KCl(ml)=(4-测得血钾)x体重(kg)x0.48
15%KCl(ml)=(4-测得血钾)x体重(kg)x0.72
e.浓度:外周<3‰;中心静脉<15‰
小贴士:
补钾原则:口服为主,见尿补钾,注意速度,严禁静推!
3‰KCl=5%GS5ml+15%KCl0.1ml
15‰KCl=5%GS5ml+15%KCl0.5ml
高钾血症(血清钾>5.5mmol/L)
a.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
b.10%葡萄糖酸钙0.2-0.5ml/(kg.次),加等量葡萄糖液缓慢静脉推注(2-10min),对已用或拟用洋地黄治疗者禁用。
c.5%碳酸氢钠3-5ml/kg,快速静脉滴注,可重复2-3次,可使钾离子迅速从细胞外液移入细胞内。
d.10%葡萄糖液10ml+胰岛素0.15-0.2U/kg静滴,滴速大于2小时,可增加糖原合成,使钾离子移入细胞内。
e.排钾利尿药,如呋塞米1mg/kg.次。
f.沙丁胺醇5ug/kg,经15min静脉应用or.2.5-5mg雾化吸入常能有效地降低血钾,并能持续2-4h。
g.透析疗法病情严重,上述治疗无效时可行腹膜或血液透析。
低钙血症(血钙<2.25mmol/L)
a.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
b.10%葡萄糖酸钙1-2ml/kg+等量10%GS,症状改善,改用口服钙剂
c.注意防治低钙引起的惊厥和喉痉挛
d.同时注意补镁
小贴士:
钙剂不能漏到血管外,否则会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不能与碳酸氢钠同时使用,易形成沉淀;
不能与洋地黄同时使用,必须使用时两药需间隔至少4h以上;
不能与输血浆及输全血同时进行,因血浆蛋白越高,则血中可弥散钙越少,钙离子亦相应减少而加重惊厥;
输血后常规补钙:10%葡萄糖酸钙1ml/ml血
低镁血症(血镁<0.75mmol/L)
a.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
b.25%MgSO40.2-0.4ml/kg/次,稀释为2.5%静滴,滴速<1ml/min
c.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潘南金)5-10ml/次+15-30mlG.S,泵维>2h
d.10%MgSO4口服液1ml/kg/次,3次/天
e.补镁同时,注意血钙
小贴士:
a.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10ml)中门冬氨酸作为可作为钾、镁离子的载体,助其进入细胞内,提高钾、镁离子浓度,故在补镁的同时注意血钾情况。
b.每1ml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中含门冬氨酸为79~91mg、钾10.6~12.2mg、镁3.9~4.5mg。
c.钾离子浓度约为12‰,镁离子浓度约为4.5‰,所以,外周走门冬氨酸钾镁,需要将其浓度配成3‰以下,即(15mlG.S+5ml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
好啦,该讲的都讲的差不多啦,这回大家对于如何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应该不再是难题了吧~
最后再把上面的这些公式总结成一张表作为福利送给大家:
小大夫成长记,懂你所想,让我们一起成长吧(??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