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综合征、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等;而慢性并发症及合并症则会危害到心、脑、肾、神经、眼睛、下肢、足等部位,后果不堪设想。
急性并发症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诱因:各种感染、应激状态、胰岛素治疗中断或剂量不足、大量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等,|型糖尿病有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倾向。
表现:起病急!
血糖及酮体:
血糖一般在16.7~33.3mmol/L;尿糖、尿酮体阳性或强阳性,血酮体增高。
2高血糖高渗综合征诱因:与酮症酸中毒类似,但同时伴有饮水障碍,多见于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
表现:
?起病隐匿、缓慢,早期容易被忽视
?严重高血糖(≥33.3mmol/L)而无明显酮症酸中毒
?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mOsm/L)
?出现脱水(如皮肤粘膜干燥、眼球下陷,脉快而弱,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和意识障碍。
预后不良,病死率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10倍以上!
3乳酸性酸中毒的特点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很高,大多数有不正确应用双胍类药物的病史。
表现:疲乏无力,厌食、恶心、呕吐、呼吸深大、嗜睡
明显酸中毒,但血、尿酮体不升高,血乳酸水平升高
急性并发症的预防
?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预防和及时治疗感染及其他诱因
?加强糖尿病教育
?增强患者和家属对急性并发症的认识
?严格掌握双胍类药物的适应征,尤其慎用苯乙双胍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累及全身
1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4倍,其费用占到糖尿病医疗费用的最主要部分。
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应对措施
?健康饮食,坚持运动,保持合理体重。
?控制食盐摄入量,每日少于6克(约1啤酒瓶盖)。
?避免高脂饮食,定期监测血脂。
?明确血压控制目标,定期测量。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80mmHg
?遵从医嘱,合理使用降糖、降脂、降压药物。
?保持血糖达标。
2糖尿病肾病我国糖尿病人群中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达到20~40%,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
早期应对措施
?经常查肾功能、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并注意测量血压、做眼底检查。
?有条件时,应做尿UACR测定和β2-微球蛋白测定,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性肾病。
?保持血糖达标。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20~74岁成人新发失明病例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原因。在Ⅱ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中,20~40%出现视网膜病变,8%视力丧失。
早期应对措施
?医院做眼科检查,必要时光凝治疗
?控制好血糖、血压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高糖高脂饮食等)
4糖尿病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生,包括:
?中枢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
–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表现为双手或双足的疼痛、麻木、感觉异常
–自主神经病变
表现为:
?胃轻瘫:恶心、呕吐
?尿潴留:排尿困难
?便秘或腹泻
?直立低血压
?心悸或心动过缓
?出汗异常
早期应对措施:
?严格控制好血糖是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前提,同时血压、血脂、减重等综合治疗也很关键。
?戒烟、限酒,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定期筛查,做到早期防治。
5糖尿病足病?糖尿病足是最严重、治疗费用最高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相对危险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
?糖尿病患者截肢中大约85%是由足溃疡引发的。
糖尿病足的表现
?双足皮肤干燥,发凉,色素沉着
?双下肢可有刺痛、麻木感,呈“袜套样”改变
?可有足部畸形、胼胝(“茧”)
?行走时易感疲乏,甚至疼痛
?皮肤破溃后不易愈合,易形成溃疡、坏疽
早期应对措施
糖尿病足病治疗困难,但预防十分有效:
?定期检查是否有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
?去除和纠正容易引起溃疡的因素
?进行足的保护
?穿着合适的鞋袜
?保持血糖达标
如何预防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综合管理的“五驾马车”血糖控制很重要,达标数值要记牢?空腹血糖:4.4~7.0mmol/L
?非空腹血糖:10.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7.0%
专家介绍
马小莉
东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预防医学会内分泌及代谢病分会青年委员,从事内分泌科临床工作20年,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尿酸血症、骨质疏松等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的诊治。
专家门诊时间:
周一下午、周三上午
医院东院
若有进一步检查问诊的需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预约,与专家面对面交流。
1:拨打进行电话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