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之堂医案讲习录鼻炎怎么治

以一个病例分享来说明我对鼻炎治疗的看法。

男,30岁,喷嚏、鼻塞、流清涕反复发作4年。患者平素爱吃海鲜。年在国外时,突然无原因鼻炎发作,时时喷嚏、鼻塞、流清涕。口服抗组胺药物可控制症状,但会引起鼻腔干燥,嗜睡乏力,且一旦停药症状就会复发。平时闻到粉末如面粉、干姜粉、三七粉等时均易发作。强烈的太阳光刺激时症状加重,阴天时好转。晨起症状发作,而后逐渐缓解。平时一年四季都有症状,但以春季严重。4年来,反复吃过玉屏风、生脉饮、麻黄附子细辛汤、补中益气汤等中药汤剂和中成药,但都没有明显效果。于年4月15日来任之堂就诊。

症见:怕冷,怕风,易出汗,天气热时出汗多,尤其上半身及头部。晨起喷嚏、流清涕,交替性鼻塞。每天都必须依赖抗组胺药物才能控制症状,胃纳可,胃无不适,大小便调,睡眠可。

舌象:舌尖红苔薄白。

脉象:右脉整体浮弦而大,按之却显得濡弱,右寸关脉上越。左寸弱不畅。

处方:葛根20克生麻黄1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

泽泻20克滑石粉15克乌梢蛇30克苍耳子15克

辛夷花15克生姜15克炙甘草10克桑叶15克

3剂

分析:此案病机当为寒湿在表在头,阳郁不达

右脉整体浮弦而大,按之却显得濡弱,右寸关脉上越,提示寒湿邪气在表在上;左寸脉弱而不畅,提示阳气升发受阻,不能畅达于上。患者平素爱吃海鲜,海鲜生活在水底,禀赋湿浊之气,久吃则导致湿毒内生,而后不慎感受风寒,伤于头部,风寒邪气与湿邪相合,黏腻留恋不去,故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患者每次症状发作,其实都是体内阳气升发,与头部寒湿邪气斗争,祛邪外出的表现。故而早晨阳气升发时症状发作,晨后阳气逐渐旺盛,得以冲过寒湿,到达鼻窍,故早晨后逐渐可缓解。春季万物复苏,人体阳气亦随之舒发,故而春季亦加重。强烈的阳光突然刺激,也可引动阳气向上向外发出,故而也可引起症状发作;使用抗组胺药物抑制组胺释放,实际上是抑制阳气与寒湿的抗争,只是是妥协的权宜之计,且使用同时必然也会抑制阳气向头部的供应,故而抗组胺药常常引起头昏沉、口干、鼻腔干燥、嗜睡乏力等副作用就是这个道理;湿邪黏腻,容易使各种细小粉尘等刺激物停聚在鼻腔黏膜,导致阳气被激发排邪,故而症状也发作,道理就像气管上的异物会引起咳嗽反应一样。因此,此类患者对粉尘等刺激因素特别敏感。《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中有:“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指出寒湿遏抑阳气,阳气不能畅达,故而向上发越,因此患者天热时汗多,且出汗以头部及上本身为主。这里提示我们,临床那些只有头颈部出汗的情况,大多都和湿气有关系。阳气遏抑,不能畅达温养肌表,故患者见怕冷。《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还指出“湿家病,身痛发热,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直截了当的告诉我们湿困头部,阳气不能到达鼻窍,是导致鼻塞发生的原因之一。这就提示我们,不管什么样的鼻炎,治疗的核心思想都是要引阳气到达鼻腔。

方中以葛根汤(葛根、麻黄、桂枝、白芍、大枣、生姜、炙甘草)为主升阳散寒除湿;苍耳子、乌梢蛇与葛根同用散腰背及头部寒湿,升督脉阳气,使阳气能到达鼻腔;苍耳子、辛夷花解表除湿,并引阳气达于鼻窍;泽泻、滑石泻水湿,除烦热;桑叶除肺表中热。

4月18日患者复诊,诉鼻部所有症状均消失,不吃抗组胺药物也不会发作,不怕风了,仍怕冷。

评注:慢性鼻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西医治疗以口服抗组胺药物、鼻外用激素及黏膜收缩剂为主。但是抗组胺药及激素都是通过抑制机体免疫反应来控制症状,这种姑息养奸的方法,显然达不到治愈的效果,如果说有人用了这些药物鼻炎好了的话,我相信,那一定是在药物控制症状的期间,机体自我修复的效果,而不是药物的作用。而鼻黏膜收缩剂副作用大,久用会引起黏膜反应性降低甚至萎缩,尤其现在市面上常用的羟甲唑啉及萘甲唑啉类鼻腔外用药,它们都是拟肾上腺素类药物,收缩黏膜血管力量强大,患者一用就能缓解鼻塞症状,但是这类药物副作用非常大,且会产生依赖性,用的次数多了,鼻腔血管硬化,没有了收缩能力,效果慢慢下降甚至没效,这时候再用其他药物也没有用了。这种病人我在临床上见得太多了,治疗起来非常困难。西医还曾有过用切断鼻腔副交感神经这种自残的方法阻断神经反应来治疗鼻炎,结果也是因为疗效不确定,不了了之。后来兴起用过敏原进行脱敏法治疗,用逐渐加量过敏原刺激的方法,来诱导人体的免疫反应。这个思路和中医提升督脉阳气颇有相似之处,但是有的患者有效,有的没效。而且,脱敏治疗花费金钱和时间都巨大,整个疗程下来,动辄上万,且要连续数年。最后,实在是什么办法都用尽了,西医就会把鼻甲切掉一部分,让鼻腔通畅些,这种方法当然短期有效。但是不能解决复发的问题,而且由于手术切除鼻甲过多导致萎缩性鼻炎也时有可见。

所以,我个人认为西医治疗慢性鼻炎,只能控制症状,要想真正把鼻炎治好,还是要用中医的方法才行。

而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鼻炎,以我个人经验来说,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慢性鼻炎证型多样,有的用桂枝汤可愈,有的用麻黄汤可愈,有的用小青龙汤可愈,有的单纯用八珍汤也能治愈。但若是久治不愈的患者,通常都是风寒湿阻滞,阳气由督脉上升受阻,清气不能到达鼻腔导致的。就如本案例这名患者就是非常典型的风寒湿证型,临床若碰到症状和本案例相似的患者,不妨参考本案治疗思路用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yixiexie.net/yczz/84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