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越来越普及,对大众而言健身早就不是追求好身材这么简单
而是关乎改变和健康
现在大家也都吃的很好,以至于,太好了
主页君身边就有个肌友,大学刚毕业有运动习惯,但却受到了三高的困扰
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
听着是不是挺遥远的,像是中老年人的专利
但事实是受三高困扰的人已经越来越趋向年轻化了
今天的内容可能会有点跑题,但初衷是为了能帮大家做到良好的自我健康管理,这不就是健身的初衷吗
近些年三高这样的病症越来越年轻化了,甚至青少年的高血糖患病率都已经上升到了很高的比例
前些年还调侃这些属于富贵病,但从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它被称为大众病可能更加合适了。
大家天天都在说三高,吃饭聊天时都会提到,但是我们真的知道这些病是什么引起的么?
有时候拿到医生的诊断证明,都不知道写的是什么意思。
只知道这些病对维持身体健康不利,但是由于这些病症都属于慢性病(特性),又不知道眼下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
那今天Hulk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血糖、血脂以及血压
高血脂、高血糖以及高血压的定义要想了解三高的相关事宜,我们就先要明确三高到底是什么
1、脂代谢紊乱(高血脂)
定义:脂代谢紊乱是指血脂和脂蛋白浓度异常。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浓度增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下降时,称之为脂代谢紊乱。
脂代谢紊乱类型
(高血脂)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增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下降
甘油三酯(TG)浓度增高
病因
肝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活性的基因缺陷、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肾病综合症
口服内固醇
出现或未出现的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
基本特征
1:头晕、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肢体麻木、胸闷、心悸等
2:与其他疾病的临床症状相混淆,有的患者血脂高但无症状
3:高脂血症常常伴随着体重超重与肥胖。
高血脂管理的目标:改变生活方式、包括增加体力活动和在需要时适当减轻体重,排除与胰岛素相关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大多数在血脂异常在调节饮食和运动(有效控制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方法)的同时需要要药物治疗。
2、糖尿病
定义: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减少或功能减弱引起旳以空腹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一组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类型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特殊起源的糖尿病
占比
5%~10%
90%
少部分
病因
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损伤、先天性
骨骼肌、脂肪组织和肝脏胰岛素抵抗伴随胰岛素分泌缺陷
遗传缺陷、药物导致
基本特征
胰岛素绝对缺乏或酮症酸中毒
脂肪集中堆积于躯干、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管理的目标:通过饮食、运动(前期作用显著,可以有效避免,病情发展),在一些病例中还用药物,如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来控制血糖。
3、高血压
定义: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
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高血压类型
原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
占比
90%
5%~10%
病因
不明
继发于慢性肾脏疾病、主动脉缩窄、库兴式综合征和嗜铬细胞瘤
基本特征
1、安静是动脉收缩压或/和舒张压达到
mmHg和90mmHg
2、需要服用降压药物
3、被医生或其他专业健康人士至少两次告知血压升高
高血压管理的目标:戒烟、控制体重、降低Na摄入、减少酒精摄入、采用适宜的饮食、停止高血压饮食,参加可以减轻体重的习惯性体力活动。
有许多有效的药物可用于高血压治疗,大部分病人可能需要至少两种药物才能达到血压控制的目标水平。
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及高血压定义及概念参考自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第九版)
高血脂、高血糖以及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上面三个表格可以很容易的理解这三种病症的具体信息
不难发现虽然这三种病症定义都是独立存在的,但是在三者之间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高血脂这个病症,它的出现很多时候都属于伴随症状,一般会由糖尿病引起。
而且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诱发都有肥胖这个情况,而高血压的诱发因素里面也有主动脉窄缩,恰恰高血脂会造成这个情况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血压也就是高血脂的并发症
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患有其中一种病症的人都很有可能产生另外两种并发症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出现了那么多所谓的“三高人群”。
三种病症的共同管理目标由三种病症管理的共同目标总结,我们可以知道最重要的就是要控制体重,使体重在一个正常的区间内
并且对生活习惯进行改善其中包括饮食和适量的运动以及恶习的改变。
随着“三高”人群数量的飞速增长,专家们也针对肥胖和腰围与血脂、血糖和血压的联系做出了各种假设与试验。
研究者利用年江苏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项目调查数据,根据四分位数将腰围分为4个水平,分析不同腰围水平的血压、血糖、血脂分布情况及相应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得到结果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T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C-C)和甘油三酯(TG)的水平均随腰围水平的上升而上升,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C-C)随腰围的上升而下降
腰围是上述指标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其危险比(OR)随腰围水平的升高而持续增大。
从而得出结论腰围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大家都清楚,腰围是衡量一个是否处于肥胖状态的一项非常有参考性的依据
所以体重控制也就成为了慢性疾病管理的一个关键目标。
并且经过研究得知,肥胖者在减肥后血糖、血脂均有所下降,并且可以有效改善体内胰岛素的抵抗作用和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对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所以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对于三高人群重中之重的体重管理要怎么去执行呢,并且与健康人群的体重管理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患有三高人群的体重管理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