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损伤/坏死、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以及原有稳定的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是急性心力衰竭(AHF)最常见的的病因。
AHF以容量负荷重、急性肺水肿及心原性休克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合并肾功能不全,利尿剂反应差。AHF的治疗主要有利尿剂、血管活性药、正性肌力药,但临床疗效差导致患者反复因心衰再住院和死亡。
研究表明,新型口服降糖药SGLT2抑制剂(SGLT2i)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预后(无论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其机制可能与利尿、降压、改善心室重构有关,正因为这样的作用机制SGLT2i是否可能改善AHF的预后呢?
近期,EurJHeartFail杂志发表了EMPA-RESPONSE-AHF研究的结果,回答了这一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研究介绍
EMPA-RESPONSE-AHF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初步试验,旨在探讨SGLT2i对AHF患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研究纳入80名AHF患者(1名患者在随机分配后退出),分为恩格列净10mg/d治疗组(n=39)和安慰剂治疗组(n=40)(图1)。图1.研究流程图研究主要终点是:(i)从基线到第4天呼吸困难评分(VAS)的变化;(ii)从基线到第4天的利尿剂反应(定义为:体重kg/[(总静脉注射剂量)/40mg]+[(总口服剂量)/80mg)]);(iii)住院时间;(iv)从基线到第4天NT-proBNP的百分比变化。次要终点包括心力衰竭恶化(症状恶化、需要加强静脉治疗、机械通气、肾脏或循环支持)、全因死亡和/或心力衰竭在第30天和第60天的再入院。安全性终点包括一般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可能包括次要终点),特殊不良事件(包括肝损伤、肾功能恶化、代谢性酸中毒、酮症酸中毒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基线资料显示,纳入的患者心衰病情较重,平均LVEF为36%,中位NT-proBNP为pg/ml,1/3的患者患有T2DM。恩格列净组的患者年龄较大,多为女性,且NT-proBNP水平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表1.基线资料研究结果表明,第4天VAS评分为±mm×hvs.±mm×h(恩格列净vs.安慰剂,P=0.18);第4天利尿剂的反应为0.35±0.44vs.0.12±1.52(恩格列净vs.安慰剂,P=0.37);第4天NT-proBNP的百分比变为46±32%vs.42±31%(恩格列净vs.安慰剂,P=0.63)。住院时间为8(6-10)天vs.8(6-9)天(恩格列净vs.安慰剂,P=0.58)。恩格列净和安慰剂对主要终点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图2)。图2.主要终点的变化在住院期间心衰恶化、因心衰再住院或60天全因死亡的复合终点发生患者为在4(10%)vs.13名(33%)(恩格列净vs.安慰剂,P=0.)(图3)。图3.次要终点的变化在随机化后前4天,恩格列净组累计尿量和累计液体负平衡均比安慰剂组多(图4)。图4.容量情况在安全性方面,恩格列净组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9例vs.17例,P=0.),这主要是由于安慰剂组心力衰竭事件更频繁。其余不良事件在两组无统计学差异(表2)。表2.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此外,研究还发现恩格列净治疗并不降低收缩压和心率,这对AHF治疗十分重要。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恩格列净治疗AHF是安全的,耐受性良好,对收缩压和心率影响小,但不能在短期改善呼吸困难、NT-proBNP、利尿反应和住院时间。然而,恩格列净治疗与尿量增多和心力衰竭恶化、心力衰竭再住院或60天死亡的复合终点减少有关。研究结果提示我们,恩格列净可用于AHF的治疗,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支持。专家简介许志盟,广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脏再生的机制,毕业后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工作。吉庆伟,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暨南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广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评专家,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委员,中国心血管医师协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器械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高血压防治分会委员。主要从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尤其侧重于冠心病的介入诊疗,在心血管危急重症的处理上具有较丰富经验。在CardiovascularResearch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SCI收录学术论文29篇,总影响因子大于分,单篇最高9.,总引用次,单篇最高引用次。担任Atherosclerosis、Immunology等多种国际学术期刊特约审稿专家。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
参考文献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multicentrepilotstudyontheeffectsofempagliflozinonclinical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