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发布

导读

低心排血量(CO)综合征(简称低心排)是一组以心排血量下降、外周脏器灌注不足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心脏外科术后多见,且在各种疾病导致心功能障碍时均可出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通过文献复习结合临床经验致力于统一低心排的临床概念,针对低心排的病因、监测、治疗等方面做出相应推荐,以优化诊疗过程,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提高生存率。

低心排的概念

低心排是指心排血量下降及外周脏器灌注不足的一组综合征。

心脏指数2.0L/(min.m2)定义为低心排,常伴以下表现:低血压(平均动脉压60mmHg);心动过速(心率90/min);少尿[尿量1ml/(kg?h)];代谢性酸中毒(pH7.4,乳酸3.0mol/L,碱剩余–2mmol/L);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皮肤苍白、潮湿,肢体末梢湿冷;肺淤血,低氧血症。

低心排的诊断

?当考虑存在低心排时应积极明确导致低心排的原因(ⅠC)

?当怀疑患者出现低心排表现时应进行超声心动检查寻找原因(ⅠB)

?重视通过体格检查评估器官灌注情况(ⅠC)

低心排患者的监测与评估

?低心排患者应进行心电监护(ⅠC)

?低心排患者应进行有创动脉压力监测(ⅡaC)

?低心排患者应进行中心静脉压(CVP)监测(ⅡaC)

?低心排患者前负荷的评估,应当结合多种监测方法提供的数据(如CVP、超声心动、肺动脉漂浮导管等)及临床表现,而不是根据某一个指标来评估低心排患者前负荷(ⅠC)。

?应评估低心排患者左右心室功能(ⅠC)

?心排血量监测:对于病情危重或经过初始优化治疗后低心排症状不改善或改善不明显患者应进行包括心排血量监测在内的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ⅡbC);低心排患者可进行微创或无创心排血量监测(ⅡbC);以动脉血乳酸水平作为低心排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以动脉血乳酸水平的变化趋势作为预后判断指标(ⅡaC) 

低心排的治疗

1.积极纠正导致低心排的可逆因素(ⅠC) 

图1低心排原发病诊治流程

2.选择以维护氧供需平衡为目标导向的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ⅠC) 

图2选择以维护氧供需平衡为目标导向的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

3.优化容量状态,维持前负荷处于最佳水平(ⅠC) 

4.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

?低心排患者出现脏器灌注不全时可使用正性肌力药物(ⅡaC)

?可选用不增加心肌耗氧的正性肌力药物(ⅡaB) 

?可应用具有β受体激动作用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治疗低心排(ⅡaC)

 

?可应用米力农治疗低心排(ⅡaB) 

?低心排期间除其他药物控制房颤心室率不理想外,不推荐应用洋地黄治疗低心排(ⅢA) 

?在优化前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治疗后仍有低血压患者可使用缩血管药物提高血压(ⅡaC) 

5.对于后负荷增高者应用扩血管药物(ⅡaC) 

6.重组人脑利钠肽的应用(ⅡaB) 

7.稳定心率及心律,维持窦性心律,起搏器依赖者保证房室同步(ⅠB) 

8.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者使用机械循环辅助治疗(ⅡaC) 

9.低心排时应给予吸氧治疗(ⅠC),合并呼吸功能不全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ⅡaB) 

10.低心排合并肾功能不全利尿剂抵抗时行肾脏替代治疗(ⅡaC)

11.给予适当镇痛、镇静、抗谵妄治疗(ⅡaC)

12.注意纠正贫血,血红蛋白低于80g/L考虑输注红细胞,维持红细胞比容25%(ⅡbC) 

13.应给予适当营养支持治疗(ⅡaB) 

14.加强低心排期间感染预防、监测及治疗(ⅡbC) 

医脉通整理自: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解放军医学杂志.,42(11):-.

赞赏

长按







































土方治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yixiexie.net/lcjc/16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