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小编深入报道了4月14日晚上我院儿科上演的哮喘急救故事。今天,我们用漫画让这些救助患儿的医护“英雄”们逐一展现。他们接过和传递的是与时间赛跑的“救护生命”接力棒!让我们一起接捧、传递下去......
晚上7点多,正在儿科急诊值班的孙永梅副主任医师和武明雷医师听到有人大喊:“大夫!大夫!”。于是他们立刻冲出去看到平车上有个孩子,脸色青紫,嘴唇发黑,严重的喘气困难。第一时间判断,是哮喘持续状态。
接车的同时,已经打开抢救室,安排氧气吸入,三联雾化吸入同时建立静脉通道,桡动脉取血并联系住院总医师张颖。
并且,立刻请刘伏玲主任医师从家赶到抢救室,检测生命体征,对刺激无反应,能睁眼,无应答,手脚冰凉——休克,Ⅱ型呼吸衰竭,代谢性酸中毒。
此外,患儿姥姥还特别感谢两位不知名的护士。舅姥姥描述,在孩子医院的时候,医院门口有俩位下班的护士,他们看到孩子的情况直接“抢”过孩子,抱到抢救室,当时孩子大小便失禁,这两位护士不嫌脏,还把自己的衣服给孩子裹上。
经过小编寻找,其中一位是手术室的男护士小张,下班看见有个孩子失去意识,情况十分危急,家属慌乱,立刻在第一时间协助家属把孩子送入急救室。在抢救过程中对焦急等待的家属进行有效心理疏导安慰,直到抢救成功,孩子恢复知觉,对他的指示能够做出回应才放心离开。
男护士小张执意不肯留下名字,采访他时,他说:“当时只想到救人,要保孩子命,孩子安全了就放心了。”
传递救助生命的接力棒!转发感动我们的行医故事!医院的好医生好护士点赞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