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袁静娴
11月22日,在IDEA大会上,IDEA研究院创院理事长、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从新的数据算力规模的突破、新的研究方法的变革、新的产业反馈的动力、新的基础能力的搭建等4方面,分享了他对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的看法与见解。
(中间为沈向洋)
IDEA大会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人才工作局、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指导,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nternationalDigitalEconomyAcademy,下简称“IDEA研究院”)主办,IDEA研究院创院理事长、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发起,致力在粤港澳大湾区搭建一个分享人工智能技术和凝聚数字产业力量的国际化交流平台,发布年度科技趋势与创新产品,将前沿对话落实到数字经济时代的实践中。
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沈向洋表示,在数据算力规模突破上,人工智能的内容生成从以前的“一图胜千言”,到了今天的“一言胜千图”;研究方法变革上,科研方法论从以前的“分而治之”,到了今天的“合而解之”;产业反馈动力上,计算机体系架构从以前的“更加重视计算的结果”,到了今天的“更加重视计算的过程”;基础能力搭建上,计算机交互的语言从“使用语言”到“创造新的语言”。
以“一言胜千图”为例,美国一家公司OpenAI推出的人工智能绘图应用Dall·E2,用户只需要在上面输入相应的话,如“狐狸、落日、草丛”,应用可通过阅读文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一幅“大师级”的画像,相较一年前推出的Dall·E1所绘的图像,Dall·E2绘画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光影的构图颇有莫奈风格。
“这款应用能做到这样的结果,是基于巨大的数据量、庞大的算力,以及非常了不起的新的深度学习的算法,代表了人工智能今天能达到的高度和方向。”沈向洋表示,Dall·E2系统给人们带来的冲击是,“就像达芬奇带着众多徒弟作画一样,人工智能就是你的小徒弟,你有了人工智能加一些工具,每个人都是‘达芬奇’,每个人都有机会做这样的事情,真正提高数字生产力。”
沈向洋介绍,IDEA也研发了太乙StableDiffusion应用,具有强大的中文语言理解和面对中国文化的图像生成能力。比如,输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古诗,选择喜欢的绘画风格,很快就可以得到一幅由该应用生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AI绘画。
在技术趋势方面,沈向洋表示,“十年前学计算机视觉和学自然语言处理的人基本上老死不相往来,大家都不太清楚对方在做什么,但在今天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模型下,各个环节的人开始集合起来,原来的科研方法从小到大变成现在新的科学方法从大到小,即从以前的‘分而治之’,到了今天的‘合而解之’”。
产业反馈的动力方面,沈向洋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也好,其他的技术发展也好,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都需要不断地看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反馈。在计算机科学发展上,市场的推动非常大,过去计算就是一个工具,有了互联网以后,方便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同时,也带来了新问题,需要一种新的计算体系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能够帮助解决计算过程的问题,也变成了刚需。
此外,在语言方面,沈向洋认为,今天大家做计算机、人工智能,都是在使用语言,但比起使用语言,我们更应该创造语言,比如创造一个新型编程语言模型,作为一个计算架构,在一个特定的系统上面去完成特定任务。
在创新方面,沈向洋认为,创新至少有三个层次,一是科技的创新,二是产品的创新,三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其中科技的创新是最根本,也是最颠覆的。“科技的创新离不开资本”,沈向洋从基础型创新、使命驱动型创新、风险型创新、产品型创新等方面,分享他对资本与创新曲线模型的看法。
“IDEA研究院是一个国际化新型研究机构,我们把使命驱动的研究成果和未来产业发展的需求能够连接起来。”IDEA大会上,沈向洋分享了这一年来IDEA做的研究项目,如readpaper2.0版本、《低空经济发展白皮书——深圳方案》等。
审读:谭录岗